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0285【在山東,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存在】-《大宋潑皮》


    第(3/3)頁

    韓楨接過折子,仔細審查了一遍。

    招募了多少逃戶,安置這些逃戶需要多少糧食與錢財,折子上都詳細列了出來,一目了然。

    “準了!”

    韓楨拿起毛筆,在折子上批了個準字:“吩咐戶部撥款,糧食則直接從廣濟軍調撥。”

    當初與趙富金交談時,他并未說謊,從趙宋索要的錢糧,大半都會花在逃戶身上。

    山東與河北這些年被禍害的不輕,整個山東之地,逃戶不下百萬之數。

    除去死在山上的,活著的起碼有五六十萬。

    這些逃戶一窮二白,連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安置他們要花不少錢糧。

    既要給他們發放米糧和紙衣,還得租借農具和種子。

    不過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需一兩年,他就能從這些逃戶身上收取人口紅利。

    “是!”

    趙霆拿著審批過的折子,正要轉身去戶部,卻被韓楨叫住。

    “等等!”

    趙霆頓住腳步,轉身問道:“縣長還有何吩咐?”

    韓楨問道:“山東之地,寺廟道觀幾何?”

    一瞬間,趙霆便領會了韓楨的意圖,這是要對僧道下手了。

    “不下百余。”

    趙霆如實答道:“因趙宋皇帝崇道抑佛,還有香火的寺廟所剩無幾,大多都是道觀。而那些道觀之中,真道士沒幾個,都是些沽名釣譽的假道士,仗著趙宋皇帝撐腰,趁機侵占百姓土地,放印子錢(高利貸)。”

    唐宋時期,寺廟和道觀是不用交稅的,財產還受官府保護。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朝廷要靠度牒來賺錢。

    想出家,必須要有朝廷頒發的度牒,而度牒數量有限,且價格昂貴。

    《宋史·蘇軾傳·蘇軾治西湖》中記載:元釣四年,蘇軾守杭州,大旱,饑疫并作,奏請賜度僧牒以易米,以賑饑民;并請得百道度牒,以募役開浚西湖,筑長堤。

    官府沒錢賑災了,于是蘇軾上奏朝廷,下發了一百個度牒,賣了錢換成米糧賑災修河。

    想想看,只靠一百個度牒就能賑災修河,可想而知度牒的價格有多高。

    這么貴,為何還有無數人擠破頭想出家?

    因為不用交稅,服徭役,且還能賺大錢。

    殊不知,東京城里的大相國寺,每年靠放印子錢都能賺幾百萬貫。

    這還不包括香客的布施和數萬畝田地產出,若加在一起,每年收入不下千萬貫,比整個山東之地一年的賦稅還要多幾倍!

    “在我治下,不允許出現法外之地。”

    韓楨語氣平淡道:“擬文,命所有府縣徹查寺廟道觀,丈量田地,清查隱戶。另外,讓那些道觀寺廟補交自建隆元年起,拖欠至今的所有賦稅!”

    建隆元年?

    好家伙,這是從宋太祖趙匡胤建國開始算了。

    至今一百六十余年,就算把道觀寺廟給賣了,也補不齊啊。

    咕隆!

    趙霆咽了口唾沫,面色為難道:“縣長,只怕那些僧道不會愿意。”

    韓楨語氣森然道:“膽敢阻撓,格殺勿論,我倒要看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我的屠刀利!”

    撲面而來的殺意,讓趙霆打了個哆嗦。

    略微頓了頓,韓楨繼續說道:“自今日起,成立宗教事務院,統管山東一切宗教,僧道不再免除賦稅,嚴禁放印子錢,同時香火錢交十抽八的稅。出家人就該有個出家人的樣子,念念經修修道,身外之物就別再惦記了。”

    “臣……臣領命!”

    趙霆躬身應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