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9【作戲做全套】-《大宋潑皮》
第(2/3)頁
給大哥遼國上貢,人家回賜也是大方的很,數(shù)倍于西夏貢品。
現(xiàn)在給金國當小弟了,金國這個昏主,是不是該意思意思,給點好處了?
雙方就認知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分歧。
尤其是西夏的一套說辭,對金廷高層產(chǎn)生了極大的震撼和沖擊。
我把你打服了,我還得給你好處?
這他娘的是甚么道理?
以至于,金廷賜給西夏的賞賜,總是反反復復,陷入自我混亂之中。
一會兒覺得西夏說的有道理,一會兒又覺得這樣好像不對。
這一點,從金史就能看出來。
比如1126年,金夏聯(lián)軍攻宋,作為西夏出兵的條件,金將西京的云內(nèi)、天德軍、武洲等八塊地,割讓給了西夏。
結(jié)果打完之后,金國覺得此戰(zhàn)太過順利,有點不劃算,又把其中的六塊地收了回去。
又比如次年,1127年,金國再次承諾,‘若克宋,則割關(guān)中以北賜夏’,也就是楊惟忠、劉法等將領(lǐng)從西夏手中奪回的那片土地。
但后來,金國控制陜西后,又后悔了,明明是完顏婁室打下來的,為什么要給西夏?
于是,就不給了。
諸如此類這種給了地,又拿回來的例子還有很多。
換你是西夏怎么想?
你這大哥說話跟放屁一樣,又摳摳搜搜的,我他娘的憑甚么要幫你賣命?
曹階的主張,得到一眾大臣的贊同。
一動不如一靜。
先觀望局勢,隨機應變,如此不管哪一方勝出,大夏都不會虧。
見大臣的意見達成一致,李乾順拍板道:“既如此,朕便回復大石林牙,按兵不動?!?
……
……
耶律大石得到李乾順回復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五日之后。
派人當然不行,而是通過海東青飛越八百里瀚海,傳遞情報。
最先將海東青作為國家情報傳遞的,乃是遼國。
因為遼國疆域太廣,皇帝又時不時喜歡出去打獵,遇到緊急情況,傳統(tǒng)的情報傳遞太慢,于是慢慢就用上了海東青。
為此,遼國特意設(shè)立了一個部門,用以照顧訓練海東青。
同時禁止民間百姓飼養(yǎng)海東青,一旦發(fā)現(xiàn),以重罪論處。
西夏與遼國世代親厚,又是姻親,每年都會賞賜西夏幾只海東青。
相比于信鴿,海東青的優(yōu)勢太多了。
信鴿飛行速度慢,容易被猛禽獵殺,海東青就不同了,吃飽喝足,一次飛行能跨越千里之地,且飛行高度足有四五千米,不易被發(fā)覺,隱蔽性更強。
根據(jù)《寧古塔紀略》記載:“鷹第一品名海東青,一日能飛二千里?!?
兩千里可能有些夸張,但千里完全沒問題。
耶律大石立刻找來馬擴,語氣興奮道:“李乾順雖未答應伐金,但向本王保證,在金宋攻齊時,可按兵不動?!?
“按兵不動也可?!?
馬擴面露欣喜。
西夏的小心思,他們自然清楚,但能按兵不動,不給他們添亂就足夠了。
“本官這就命人將消息傳回開封。”
馬擴興沖沖的離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