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王稟先走一步!】-《大宋潑皮》
第(3/3)頁
“陛下仁德寬容,末將代王家多謝陛下!”
何灌躬身一拜。
受降的勝捷軍們,一個個面露感動之色,心中只覺韓楨果然是明君,心胸廣闊。
對于忠臣烈士,哪個皇帝不喜愛?
誰都希望自己麾下有個諸葛亮,可以放心大膽的托孤,而非司馬懿。
……
“不好了,張知府,北城門被攻破,勝捷軍出城受降。”
張孝純端坐于大堂之中,聽到這個消息時,面無波瀾。
當城中百姓不愿協助守城之時,他就已經清楚,齊軍入城是遲早的事兒。
沒了百姓自發守城,僅靠兩千余將士,如何能擋住數萬齊軍?
守城守城,百姓才是守城一方最大的底氣。
去歲金國南下,太原城軍民同仇敵愾,上下一心,男女老幼皆可上陣,十二萬百姓人人皆兵。
要知道,原時空里,金人第二次南下,太原可是足足守了二百五十天。
王稟才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城中百姓的支持。
而今,太原百姓心向齊國,這種仗根本就沒法打。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衙役跑進大堂:“張知府,王統制自盡,齊……齊國皇帝進城了。”
王稟自盡的消息,終于讓張孝純面無表情的臉上,出現了一絲波瀾。
沉默了片刻,他開口道:“王統制尸身何在?”
“陛下命人護送王統制之子,將尸體送回開封府,風光大葬。”
衙役這會兒也不裝了,直接稱呼韓楨為陛下。
張孝純點了點頭,揮揮手:“本官知曉了,你下去罷。”
韓楨心胸廣闊,應當不會為難城中百姓,如此一來,他也就心安了。
“小的告退。”
衙役轉身離去,滿心歡喜的去迎駕。
不多時,在一眾官吏的簇擁下,一道英武霸氣的身影大步踏進府衙。
龍行虎步的走進大堂,韓楨上下打量了一眼張孝純,輕笑道:“久聞張知府賢名,今日終于得見。”
張孝純站起身,撣了撣官服,躬身作揖:“外臣見過齊國皇帝陛下。”
韓楨沒有羞辱王稟和他,給足了臉面,那他自然也不能如狂士一般猖狂。
禮不可廢。
別看趙宋官員總是偽齊偽齊的喊,可實際上心里都清楚,齊國立國之正。
一來是各國都認可,并派遣使節參加了登基大典。
其次,便是傳國玉璽在手。
“委屈張知府暫且先在館驛小住幾日。”
韓楨擺擺手,身后的老九立馬上前,伸手示意道:“張知府,請!”
張孝純一言不發,邁步走出大堂。
此人能力是有的,但對趙宋死心塌地,幾乎與李綱無異,所以韓楨打算先晾幾日,屆時再行勸降。
待張孝純離去,韓楨端坐與堂案后方,朗聲道:“韓通判!”
“微臣在!”
韓錦孫立刻邁步走進大堂,面色恭敬。
他早就想投奔齊國了。
主要是趙宋讓他看不到一絲希望,反倒是齊國有一統天下的趨勢,且家人親眷都在汴京城內。
韓楨下令道:“韓卿率領官吏通知城中百姓,一切照舊,不需恐慌。”
“微臣領命。”
韓錦孫心頭一喜,轉身離去。
花了兩天時間,砍了一批貪腐嚴重的官員,又提拔了幾名胥吏,韓楨卻依舊沒有走的意思。
第三天的中午,老九忍不住問道:“陛下,咱們還要在太原待多久?”
韓楨打趣道:“怎么,想婆娘了?”
“嘿嘿。”
老九訕笑一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末將離京時,四娘剛剛懷上,也不知現在如何了。”
聞言,韓楨輕笑道:“算算時間,折可求也快到了,等見了他,再去一趟西北便回京。”
“折可求要來?”
老九一愣,他作為親衛,這段時間的信件密報都是經由他手交給陛下。
他不記得,這段時日折家有遞過求見的折子。
韓楨說道:“折可求是只老狐貍,所以必定會來。其實,朕倒希望他蠢笨一些,不要來太原。”
折可求不來,他就有理由,有借口,正大光明的收拾折家。
今天有點事耽誤了,更新晚了,不好意思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