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7【為蘇軾翻案】-《大宋潑皮》
第(1/3)頁
獨家冠名權(quán)的爭奪極其激烈,從第一名商人開價三十萬,試圖震懾眾人后,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叫價已經(jīng)飆升到了五十八萬貫。
五十八萬貫,即便放在東京城,也是一筆巨款。
足夠在皇城邊上這一圈,買下一棟兩進院的府邸。
見呂大甫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嚴(yán)玉財好奇道:“呂兄不叫價?”
呂大甫答道:“我小門小戶,哪折騰的起,能拍到乙檔的招幌就算燒高香嘍。”
“呵呵。”
嚴(yán)玉財笑道:“呂兄何必自謙呢,你若算小門小戶,那這京師之中,怕是無人敢稱高門。”
旁人不曉得,他卻是很清楚。
呂大甫出自東萊呂氏,祖上乃是大名鼎鼎的呂夷簡,雖是旁支,可不管怎么樣,都是呂家的人。
否則,憑甚么能往返北地,做皮草、東珠這等暴利的買賣?
別看呂家在新朝無人入仕,可畢竟家學(xué)淵源,絲毫不遜色富陽謝家,說不定又會再出一個宰相。
“六十五萬貫,還有沒有更高的出價?”
“若是沒有,那么此次甲檔獨家冠名權(quán),便由集賢居的……”
谷菘話未說完,就見一個木牌高高舉起。
“我出八十萬貫!”
呂大甫終于忍不住出手了,打算一錘定音。
然而,還不待他得意,又一道高喊響起:“我出一百萬貫!”
呂大甫瞳孔猛地一縮,循聲望去,就見一名年輕人正得意洋洋的看著自己。
南山居的少東家。
大堂之中,不少人都被這個價格嚇到了。
一百萬貫撲賣招幌,簡直聞所未聞。
呂大甫一時間猶豫了。
招幌,雖說是賠本賺吆喝,可這吆喝能否賺回投入,以及額外能帶來多少利潤,以往大致可以算的出來。
但眼下這次招幌,卻是破天荒的頭一回兒。
然而呂大甫并沒有多少思考的時間,谷菘的聲音再度響起:“一百萬貫,還有沒有更高的出價?”
略微思索片刻后,他咬了咬牙,決定信一回兒陛下。
起碼目前為止,陛下還沒干過坑人的事兒。
據(jù)說早些年參與撲賣精鹽地區(qū)經(jīng)銷商的山東商人,如今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滿嘴流油。
開海以及膠州港的建設(shè),又讓不少人發(fā)了財。
緊接著大力推廣海錯,讓他成功轉(zhuǎn)行。
念及此處,呂大甫朗聲道:“我出一百二十萬貫!”
既然決定要拿,那就一步到位,南山居的財力也不容小覷,否則一點點往上加,到最后一百二十萬貫還不一定能拿下。
這聲報價,引得眾人一陣驚嘆。
一旁的嚴(yán)玉財眼皮直跳,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呂大甫,心中暗嘆對方的魄力。
一百二十萬貫,他咬牙湊一湊,也能拿得出來。
可拿得出來是一回事兒,敢不敢投入到成效未知的招幌中,又是另一回事兒。
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果然,南山居的少東家面色一變,壓低聲音與身旁的老者迅速商討。
也不知老者說了甚么,只見南山居的少東家面色陰沉,一言不發(fā)。
略微等待了片刻,見再無人叫價,谷菘一敲木錘,高聲道:“甲檔獨家冠名權(quán)由二百一十三號拍得!”
“恭喜恭喜。”
“呂兄好魄力,我自愧不如啊”
隨著木錘落下,一眾富商紛紛拱手道喜。
呂大甫笑容滿面的自謙道:“僥幸而已,僥幸而已。”
……
垂拱殿內(nèi)。
韓楨正與一眾朝臣議事。
常玉坤朗聲道:“陛下,成都府路一府九州兩監(jiān)一軍官員,以及治下士紳聯(lián)名上書,愿歸順我大齊,此為萬民書。”
成都府路的百姓,是真怕了。
他們倒不是怕打仗,自古川軍無孬種,每當(dāng)外族入侵,蜀中往往都是最后一個陷落之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