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8【帝王最大的敵人,壽命!】-《大宋潑皮》
第(1/3)頁
五丈河上,波光粼粼,舳艫千里。
數(shù)十艘龐大的貨船,在水師戰(zhàn)船的護送下,航行于河面之上。
這些貨船的甲板之上,堆滿了黃金、白銀、象牙、瑪瑙、寶石等珍寶,引得沿途兩岸無數(shù)百姓圍觀。
這一幕,自然是猴子有意為之。
沒甚么比真金白銀更好宣傳海貿(mào)的方式了。
華夏人對土地的感情太過深厚,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潛移默化的宣傳。
說實話,韓楨其實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他起碼努力嘗試過了。
土地兼并,一直是王朝最大頑疾。
歷朝歷代,每一位開國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登基后,都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切改革的核心皆是為了抑制土地兼并問題。
韓楨從不認為自己比前人聰明,唯一的優(yōu)點,不過是后世的眼界罷了。
他的方法,說白了也就三步。
首先是針對民間,削弱門閥士紳的影響與能力,規(guī)定田產(chǎn)上限,控制土地買賣。
其次是士大夫階層,也就是宗室和權貴們。
早在山東之時,他就已經(jīng)給一眾官員透露了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土地。
前兩個法子,都是以抑制為主。
但堵不如疏,壓的太狠,屆時反彈的也就越狠。
他在時還好,憑著威望,誰也不敢造次,可他死后,洶涌的反噬,新任皇帝決計壓不住。
老祖宗總結的很好,天下人熙熙攘攘,不過為了名利二字。
寒窗苦讀數(shù)十載,削尖了腦袋擠進官場,有人為名留青史,傳頌千年,有人為擺脫貧寒,衣錦還鄉(xiāng)。
指望朝堂之上的官員都如圣人般,不為私利,只為黎民蒼生,家國社稷,壓根就不可能。
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圣人不是沒有,可幾百年才出一個。
所以,韓楨才會如此迫切的發(fā)展工商業(yè),以及海貿(mào),將權貴階層的目光從土地挪到茫茫大海之上。
能否成功,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韓楨對此很有信心,因為與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比,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yōu)勢。
年輕!
他太年輕了,過了年節(jié)也才二十一歲,比之李二鳳、劉秀這兩個天命之子都還年輕六七歲。
且以他的身子,只要不作死磕丹藥,酒色有度,活到七老八十完全不成問題。
謝鼎、常玉坤都多大年紀了?
年輕一輩的趙鼎、祁蒙,也都年過三十。
岳飛、韓世忠、聶東也比韓楨大上不少,唯有一個劉锜,與他年歲相當。
四五十年的時間,足夠他熬死一幫開國功勛。
聽上去似乎很兒戲,可壽命對于上位者來說,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
縱觀歷史,多少英雄人物,不是敗給了對手,而是敗在了壽命上。
如宇文邕、柴榮這般雄主,再給他們十年時間,歷史說不定會走向不同的方向。
為首的貨船二樓,船艙窗戶洞開,趙柯站在窗前遠眺前方。
“朱相公,還有多久到京城?”
相比起之前,眼下的趙柯更加謙卑,說話的語氣也更加恭敬。
自打踏上中原,所見所聞都深深的震撼了他的心靈。
中原太大,太繁華。
僅僅只是一座縣城,便比之占城的國都,還要繁華數(shù)倍,更不用說那些恢弘的郡城了。
然而,更令他震撼的是,從朱達口中得知,這一路走來的郡城算不得甚么,京師占地方圓百里,人口破百萬。
一座城,上百萬人口,比之安南、占城、真臘三國百姓加起來還要多,這已經(jīng)超過了他的認知與想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