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離開聽堂小聚后,拿出了之前被封存的卷軸這才打開來看。 “就這也要三百兩?”呂行世對此還是很不滿的。 這里面的內容相當的有限,連放火的人是誰,又有多少人都不知道,只有大概什么時候燒起來,又到什么時候滅火為止。 其次就是嫌疑人的范圍圈定,這一點還好,對方從某些痕跡上找到了嫌疑人離去的方向。 然后就沒有了。 對,就只有這些,并不是把誰干的、幕后黑手又是誰、作案過程是什么樣子等等寫的清清楚楚,甚至連動機都給你標注上,真要是這么清晰,那就不是三百兩的價格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為聽風亭的分堂在得知了瑯琊閣著火后,才過去探查的,只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又不是正兒八經的瞧見了整個過程,所以能有這些線索,都算是聽風亭的人員專業了。 “很不錯了,至少還有點痕跡。”慕容玄說著。 嫌疑人的排查走訪其實做的很好,可以確定是外地人干的,有相關的痕跡可以證明。 而嫌疑人大概率是北上了,去哪里不清楚,聽風堂找到這條線索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后了,人都走了,他們也沒有辦法進一步探查,所以也就到此為止。 “北上,看來是去京都復命去了。”呂行世也沒有繼續追究,在這個古代的低武世界里,沒有監控體系,也沒有完善的刑偵體系,聽風亭能做到這些確實是很不錯。 至于物有所值與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肯定是找不到了,就這樣子吧,等文道館的消息再說。”慕容玄心里也是憋著一股氣。 “這件事沒完。”呂行世也不爽,他金烏的圖紙也都被燒了,幸虧他記在腦子里,不然還真就得從頭開始。 解決辦法很簡單,直接去京都,然后拿下蔡秋壑連帶著文道館弟子,再逐一進行拷問,肯定能夠找到是誰干的。 這件事可能蔡秋壑都不知道,瑯琊閣對于蔡秋壑這位宰相而言,只不過是一個螻蟻罷了,根本就無足輕重。 更大的可能是文道館的弟子動手,以此來作為討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