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逆子-《北宋大丈夫》
第(3/3)頁
婦人笑道:“家里三個孩子,大的去了廟里,后面兩個,一個在外面做工,小的那個跟人去行商。”
“三個孩子竟然都不在身邊?”趙曙覺得這對夫婦有些可憐,“為何去了廟里?”
“我家的日子開始還行,等老二老三出來之后,家里就難熬了。老大懂事,正好有僧人說他有什么根,就去了廟里做活,好歹每月還能給家里一百多文錢,只是度牒買不起,就只能在廟里廝混。”
沒有度牒就不算是出家人,在廟里也只是混日子罷了。在這里度牒就相當于許可證,每年朝中放一批出來,直接當錢使喚。
至于為何大家都想做出家人,這事兒就涉及到俗世的賦稅問題。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朝中也不好吃相太難看,都會減免他們的賦稅。
所以出家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避稅,買了度牒后卻不去寺廟,就蹲家里,一問就說是出家人,這個稅咱們按照出家人的規矩來教。
這便是此時出家人和度牒的功用之一。
說到這個,婦人抹了一下眼睛,然后笑道:“老二還好,在酒肆里幫襯干活,說是開始去學廚了,若是能學到些廚藝,以后擺個攤子也能養活自己。奴就疼愛老三些,只是擔心他以后沒活計,就找個商隊,說是白干活,只要給吃的就行,讓他跟著去學。”
“苦不苦?”高滔滔也是做母親的,最不喜子女離開自己,“我家里好幾個孩子,都不舍他們離開。”
“苦……可再苦也得活啊!”婦人笑道:“既然生了出來,那就是老天讓你活呢,那就好生活著,說不定以后就不苦了。孩子們大了,不離開,這家里也養不活他們……”
趙曙喝了一口茶,覺著苦澀,“你們夫婦沒想著做個什么營生?”
“做呢,我家官人在外面做活。”
“那你呢?”高滔滔覺得在這種家庭里,婦人也該掙錢。
“奴也想。”婦人拉起了長裙,趙曙剛想避開,卻見到了本該是左腿的地方,只有一根木頭。
是斷腿了?
趙曙心中不忍,皺眉道:“可憐。”
婦人笑道:“也不可憐呢,當初斷腿后奴也哭嚎不休,只是官人卻罵了奴,說是有他在,這一輩子奴就安生活著。”
高滔滔看了趙曙一眼,眼中多了些柔情。
何為大丈夫,這婦人的官人就是大丈夫。
“奴在家里也想掙錢,只是卻難。”
婦人看著有些黯然,高滔滔嘆道:“找個輕省的事做做也好!”
“可不是嘛,只是難。”婦人指指墻角的幾只雞,“家里養了幾只雞,卻不敢再多養了。”
“為何?”高滔滔覺得養雞倒是適合這個婦人。
“要繳稅呢。”婦人說道。
趙曙突然起身,問道:“誰在燒火?”
這時候汴梁有不少燒煤的地方,但也有不少燒柴的。
這家就是燒的柴火灶,但這樣的柴火灶必須要有人配合燒火,否則一人又燒火又做飯,容易掌握不好火候。
里面炒菜的聲音停頓了一下,趙曙走了過去。
灶膛前坐著一個年輕人,里面火焰熊熊,照亮了那張年輕的臉。
“大郎!”
趙頊回頭,露齒笑了一下,“爹爹等等,馬上就好了。”
趙曙看著他,然后頷首。
再出去時,他就負手在院子里踱步,問道:“若是去外面做工呢?”
婦人說道:“外面的事就那么多,沒那么多事給人做。”
“爹爹,這就是百姓的日子。”
趙頊的臉上有些黑灰,他拍了拍手,走出了廚房。
……
第三更,還有兩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