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每日苦讀的沈安-《北宋大丈夫》
第(1/3)頁
趙曙一路回到了宮中,宰輔們跟著。
大家剛才在武學里混了一頓飯,不過大多沒吃飽。
“今日之事,沈安和朕事先說過。”
趙曙一句話就讓大家恍然大悟。
難怪今日沈安的言行官家一點兒都不奇怪,原來如此啊!
趙曙想到昨日沈安進宮請示的謹慎,不禁嘆息一聲。
是個好臣子啊!
而韓琦卻想的更多一些,“他先是壓制了學生們的心氣,讓他們沮喪,隨后再用官家對他們的厚望作為激勵,更有百姓來勞軍,這人……當年臣在汴梁赴考時,總是覺得中不了,等后來真的中了,那一刻臣恨不能四處喊叫……”
“武人何曾這般被看重過,臣先前看到有些學生都熱淚盈眶了。”曾公亮覺著這種手段很是打動人。
“最后陛下和那些學生吃飯堪稱是神來之筆!”包拯心中歡喜,“若是說那些學生在吃飯前對陛下和大宋的忠心有七成,那么之后就是十成。陛下,臣建議以后每年可去一次武學,讓那些學生知道您對他們的關愛。”
帝王和將士一起吃飯,這事兒真的罕見,所以趙曙今日只是往那里一坐,瞬間就收了那些學生們的心。
趙曙點頭,“此事已經決斷了,此后朕每年會去武學一次。”
這事兒看來沈安也有建言。
“武學的學生都是各軍中的佼佼者,陛下,他們在此沐浴皇恩,以后回到了軍中后,他們會自發去宣揚,這便是種子啊!大宋興盛的種子!”
富弼神采飛揚的模樣讓韓琦看著不順眼,但卻很是贊同他的話,“正是如此。武學延續下去,每一批學生都會是軍中的中堅,你們忠心耿耿,軍中就亂不了!”
他拱手道:“陛下,臣覺著可以在他們學業結束時去一趟,好生撫慰一番,必然事半功倍。”
說完了他看了富弼一眼。
兩個老對頭最近消停了一陣子,看樣子戰火又要重燃。
“已經有了主意。”趙曙淡淡的道:“朕已經令出云觀打造好刀,等學生們畢業時,朕親授。”
好主意!
韓琦歡喜的道:“那上面若是能鐫刻些字……”
“此事定下了。”趙曙看來是有了全盤考慮。
韓琦悻悻的道:“陛下英明。”
趙曙卻想起了那份奏疏。在奏疏里,沈安就這一切都提出了建言,他近日只是嘗試了一下,那些學生們就激動的不能自已,大獲成功。
“有了這些忠心耿耿的學生,大宋的軍隊才能四面出擊。朕,期待著那一日。”
大宋君臣懼怕的是武人失控,可當一批批忠心耿耿的武將掌控各軍時,這種約束會漸漸放松,趙曙才敢放手對外攻伐。
這就是獲取武人忠心的最大好處。否則今日建言出海和大食人開戰,定然會有人進諫勸阻,擔心武人出海自立。
大宋君臣普遍都有個毛病:安全感缺失,而今日沈安就算是給他們補齊了這個安全感。
趙曙看樣子是要結束此次議事了,韓琦帶頭行禮。
“諸卿自去吧。”
趙曙點頭,就在韓琦等人恭送時,他淡淡的道:“沈安忠心耿耿,心中無私。”
韓琦等人心頭一震,馬上就猜測到了原因。
今日的這些手段必然就是沈安的建言,但他卻不吭氣,最關鍵的是,他在軍中從未弄過這一套。
知道這一套的用處,他卻從不使用,反而是坦然告訴趙曙,這就是忠心。
回到政事堂后,韓琦叫人去買吃的來,自己卻感慨的道:“古人為了要將士的忠心,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堪稱是無所不用其極,沈安竟然深諳此道,可見對將士們知之甚深,老夫不及,不及啊!”
包拯淡淡的道:“那孩子每日苦讀,有今日也是應當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