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蘇軾碾壓高麗-《北宋大丈夫》
第(2/3)頁
“簡單。”沈安舉碗,王徽眼皮子跳動著,跟著干了一碗,覺得想吐。
沈安卻面不改色的道:“若是逾期不能歸還,那就是利滾利……可否?”
利滾利的厲害大伙兒都知道,越滾越多,時間越長就越坑人。
可王徽卻淡淡的道:“可!”
沈安咧嘴一笑,“如此也好,可令人做了文書來簽字畫押。”
這個棒槌!
王徽頷首,有人去弄了這些東西來。
“還得有印吧?”金成俊質疑道,“沒有印的話,此事怕是不妥。”
王徽點頭,覺得金成俊很是機敏,若是大宋耍賴,到時候就憑著印章來糾纏。
沈安伸手,蘇軾從懷里摸出一個油紙包,打開正是印章。
文書做了兩份,內容再三推敲過,然后畫押蓋章。
“好!”
大功告成,眾人都歡喜不已。
“飲酒飲酒!”
王徽想著高麗將士拿著宋人的鋒利兵器開疆拓土的場景,不禁熱血沸騰,于是看向沈安的目光中難免多了些感激。
這樣的棒槌多來幾個才好啊!
想到這里,王徽就主動邀飲:“沈國公,你我飲酒。”
這是喝一口的意思,可沈安仰頭就干了。
王徽糾結著喝了酒,覺得胸腹那里一陣翻滾,見沈安無恙,不禁有些沮喪。
這人文武雙全也就罷了,竟然還是名醫。名醫也就罷了,竟然酒量還那么好,堪稱是千杯不醉。
想到這里,他看了蘇軾一眼,見蘇軾醉眼惺忪,不禁暗喜,覺得能壓過宋人一頭,“諸卿皆是文采風流,此情此景,可有詩詞佐酒?”
這是狂歡的信號!
也是兩國文人拼殺的信號!
一個官員起身作了一首詩,眾人不禁紛紛叫好,然后看著蘇軾。
蘇軾的文名太盛,但這是高麗人第一次見到他,再大的名氣也得拉出來溜溜啊!
蘇軾喝多了些,看著不大對勁。
有人笑道:“子瞻先生可是醉了嗎?可學了魏晉前輩就地睡了。”
魏晉前輩喝多了就奔放,再來點五石散就是神仙了。席地而睡只是尋常事。
“某心中有愁緒萬千……”蘇軾大笑,然后隨口吟誦道:“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先生醉臥此石間,萬古無人知此意。”
那個起身說話的官員面紅耳赤,拱手道:“我失禮了,子瞻先生見諒。”
只是隨口說一句話,竟然就引出了蘇仙的一首詩。
而且這首詩寓意不凡,讓人沉醉。
如說有路不能行,那就一醉解千愁,不走了。若是有口不能說話,那不如閉嘴高臥。哥醉倒在這里,千萬年都沒人知曉哥的心思。
這是一首愁緒萬千的詩,沈安聽了不禁翻白眼。
這次出使前,沈安和他約法三章,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去的地方別去。可蘇仙的本性奔放,哪里受得了這等約束,這不就借著一首詩來抱怨了。
哥沒法說話,連自由行動的權利都沒有,誰能知道我的苦悶呢?
這是沈安的理解,可在高麗君臣的眼中,這就是蘇軾對自己境遇的一次抨擊。
這般大材斑斑的蘇仙,竟然混了數年還是御史,不得重用。
哎!
真是讓人難過啊!
這人真是大才,堪稱是出口成章啊!
王徽不禁搖頭贊嘆,有喝多的臣子見了心中嫉妒,就說道:“子瞻先生,大宋雖然物華天寶,可高麗也不差,高麗的大才多不勝數!”
蘇軾呵呵一笑,斜睨著那廝說道:“你說這個……某有了!”
操蛋!
高麗君臣是第一次見到蘇軾,他們覺得蘇軾大才,但你再牛筆也得慢慢的琢磨才能出作品吧?
可蘇軾只是隨口就說有了。
難道詩詞對你而言就是吃飯喝水,說有就有?
他們不知道蘇仙的牛筆,那文采就像是噴泉,擋都擋不住!
沈安苦笑低頭,覺得高麗君臣這是在自取其辱。
蘇軾喝了一杯酒,嘆息一聲,“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來了!
來了!
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