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更重要的是王臨池攝政,意味著直接架空了這位新靖帝的權利。 “蒙受皇恩,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王臨池其實都不太好意思了,本來是打算禍害對方的,結果給自己搞了這么一套,讓他都有些下不去手。 人家對他好,他實在是不太好意思亂來。 現如今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名聲啊。 他要成為霍光伊尹諸葛亮等類型的正面攝政人物,而不是王莽、曹操之流,這可是涉及到了自己后續封神的事宜。 ‘這一手給我打的實在是有些猝不及防。’王臨池心里則是罵罵咧咧。 按理說,就算他想要天齊王這個稱呼,也得在他‘死后’自己獲取,而不是這么得來的。 ‘工作量一下子就給我翻了有十倍,這一波虧死了。’ 王臨池有些無奈,一個活人封天齊王和一個死人封天齊王,完全不是兩種概念。 從名聲上就有區別。 前者有可能變成權臣,后者則是一種美譽。 “陛下此番,怕是對王上心生芥蒂。”張麟提醒了一句。 其實不用張麟提醒,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 “無妨。”王臨池一點都不介意,他還巴不得芥蒂大一點,畢竟結算的時候,他可是要用岳武穆的劇本。 要不然如何完美收場。 被陷害的忠良,遠比善終的忠良要流傳的更廣。 “也罷,王上你有自己的打算就好,不知道接下來是準備朝中辦事還是回南方?”張麟問道。 這件事一出來,自然是讓原本的規劃偏離。 “既然先帝讓我攝政,那就不能辜負先帝的好意,我打算重新制定一份國策,在《養國策》之上的《強國策》。” “并在三年內,剿滅諸國,完成大融合計劃。”王臨池平靜的說道。 然而張麟卻是一點都不平靜。 “此話當真。”張麟眼珠子都瞪大了。 “有什么名,比這更大的?”王臨池應答道。 這一瞬間,張麟心中的激動難以抑制,他不在乎王臨池要名,但是王臨池的決策帶來的利益,絕對是無法想象的。 而且還要對外開拓。 “愿為王上效犬馬之勞。”張麟表示,他們世家全都把身家押在你身上,只為圖一個回報。 “這件事不急,你得先回南方,南北兩道,是重要的基礎,若是成了,接下來的大靖布局,不成問題。”王臨池開口說道。 “是,王上。”張麟壓抑住自己的喜悅,很快就離開了。 至于新皇?管他的,老實點可以當傀儡,敢搗亂,到時候他們都敢行廢立之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