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終極答案-《狂探》
第(1/3)頁
“各位尊敬的刑警探員、檢查官、法官,”沈書雯女士的信中寫道,“我代表華云山慘案受害人的家屬,懇請審理本案的各位同志,請給予本案罪犯麻立群、龔佩旺、麻軍才三人從輕處置,酌情審判,務必不要宣判死刑!
“我知道,我的請求有些唐突,但請相信,本人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為罪犯求情的決定的。
“我的理由也很簡單,和當年的普方事件一樣,我并不原諒罪犯,不原諒他們對我家人所做的一切。但是,我也不希望他們以此償命!
“作為一名記者,20年前,我曾經有幸接觸過德國人普方一家被害的報道工作。
“當年,普方一家被四名青年殘忍殺害,法院宣判了四名兇手死刑。但普方的母親,卻向法院提出申請,希望不要將兇手執行死刑!因為,她認為四名兇手都很年輕,就算殺掉他們,也并不能改變現實!
“然而,法院并沒有答應她的求情,最終還是將四名兇手執行了死刑。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以后,為了寄托對普方一家的哀思,普方的朋友們,卻共同設立了‘普方基金會’,用以資助當地的貧困兒童上學。
“他們認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是造成普方慘案的根結所在。
“所以,他們想利用基金會的方式,來改善當地孩子們的辦學條件,以此來避免更多犯罪發生。
“以德報怨,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造化常常為庸人設計,在大多數人的眼里,我們都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的痕跡,卻從未想過,我們是否可以改變些什么?
“當年,我雖然參與報道了此事,雖有震撼,卻未領悟其中深刻含義。直到9年前,我遭遇了和普方一家一樣的災難之后,才終于體會到了那些人的做法,是何等的超然與偉大!
“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洞悉過人性以后才會明白,無論你是否做好了準備,生活,都是一場隨時可能被‘踢掉凳子’的絞刑。
“有時候,你足夠善良、足夠熱愛生活,卻依舊無法阻擋這世上有著不可控制的人性之惡!
“所以,殺人兇手并不值得同情,縱然他們投案自首,也依然罪孽深重!可是,就像普方母親所說的那樣,殺掉他們,并不能改變現實!
“我認為,他們說得很對,究其根本,社會不公和缺乏教育才是滋生犯罪的土壤,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要杜絕再出現殺害普方、殺害我兒子一家的兇犯,光靠仇恨是沒有用的,處決犯罪的根源比處決罪犯更重要……
“這個社會需要法庭和監獄,但是更需要的是互助、教育和關愛!
“互助,能通過資源共享讓困乏的人免于絕境;教育,可以通過開發人的智慧與道德讓人學會正確抉擇;而關愛,則能使那些心理失衡的人,找到正確的方向!
“只有做好這些,我們才能真正遠離恐怖和暴力。否則,我們每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犯罪的目標,這才是最可怕又最可悲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