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張心安拜師-《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1/3)頁
李麗質行禮道:“若是考校滿意,房相可愿意不計前嫌收這個孩子做弟子?”
說著將籃子放在桌上,李麗質解釋道:“這是這孩子為昨日的出言不遜送來的南瓜餅,是他的歉意。”
房玄齡看了眼南瓜餅,又道:“孩子總是有心氣的,昨日的事老夫不會與你計較。”
張心安道:“那就請房相出題。”
房玄齡撫須道:“如果有一天朝中要來攻打驪山,你當該如何?”
張心安皺眉道:“朝中為何要攻打驪山?”
李麗質低聲解釋道:“心安,這是房相的題,并不是真要攻打驪山。”
房玄齡正色道:“你答便是。”
殿內安靜良久,張心安搜刮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便想起了爹爹當初講給自己與姐姐聽的一個故事,便道:“天可汗坐擁天下兵馬,為何要來攻打驪山呢?驪山何罪之有?”
他來回走了兩步繼續道:“驪山只有百余畝地為家,而天可汗坐擁社稷,萬萬里江山,何愁沒有土地?驪山沒有罪,皇帝卻要攻打是為不仁,房相向來明白道理該勸諫陛下,不勸還不爭,是房相不忠。”
房玄齡聽著臉上逐漸有了笑容。
張心安的話語雖稚嫩但擲地有聲。
“陛下是天下最尊貴的人,卻連一個驪山都容不下,乃是不義。”
房玄齡饒有興致地問道:“如此說來,陛下攻打驪山便成了不仁不義,老夫成了不忠?”
“陛下執掌天下馬兵千萬萬,驪山只有寥寥三百人,兵馬賽不過陛下的天下兵馬,陛下享有天下錢糧賦稅,驪山卻只有三兩買賣經營為生,陛下享萬國供奉,驪山只有人情往來之禮,驪山比之陛下不過是一水洼之地。”
張心安行禮又道:“小子敢問陛下。”
李世民神色多了幾分凝重,“你說。”
稚嫩的嗓音再次響起,“陛下,若朝中要攻打驪山,那爹爹只能將整座驪山獻給陛下。”
“為此保留下驪山的建設與驪山的鄉民能夠繼續生活,驪山所求不過是一地鄉民的平安,爹爹得到的是仁義與萬民的敬仰。”
“縱使爹爹失去了所有,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但陛下橫奪驪山,卻是個不仁不義之人。”
“敢問,就算我爹爹真將驪山就這樣送給陛下,陛下敢要嗎?”
殿內又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忽然笑了,笑聲很大,在殿內回蕩。
坐在一旁的兩位起居郎,將今日的話語都寫在了起居注上。
房玄齡頷首道:“這些話,都是你爹教你的?”
張心安回道:“非是爹爹教授,是爹爹與姐姐爭論時,小子偶然聽得,那時候姐姐常說要炸了長安城,于是為了勸說姐姐,就說了這么一個故事。”
房玄齡撫須看向滿是笑容的陛下。
李世民的笑聲停下了,一揮衣袖,目光盯著這個孩子,言道:“當年張陽也是個能言善辯之才,你有你爹的風范。”
“父母是小子一生的榜樣,爹爹從未辜負過任何一個人,小子也該一脈相承,若房相能夠收小子為弟子,小子也一樣不會辜負房相。”
李世民點頭道:“房相得弟子如此,朕為此慶幸。”
房玄齡起聲道:“如此弟子,臣慚愧。”
李麗質站在他身邊低下身道:“還不行禮拜師?”
張心安聞言,連忙行禮,“弟子心安,拜見老師。”
殿內又傳來了陛下的笑聲,房玄齡終于收下了張心安這個弟子。
“既然你住在驪山,往后每隔兩日,午后來老夫府上,教授你所欠缺的。”
“謝老師。”
房玄齡撫須點頭。
等張心安離開,李世民道:“沒想到朕反而促成了這件事。”
房玄齡又道:“陛下若有意讓老臣收這個孩子做弟子,臣定會悉心教導。”
李世民氣餒道:“看看這驪山的孩子,如此非同凡響。”
房玄齡回道:“不只是這個孩子,如晉王,長樂公主,東陽公主,她們的見地與眼界,也非尋常同齡人能比得,更何況是張陽的孩子。”
“嗯。”李世民點頭道:“房相可還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