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張心安拜師-《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3/3)頁
張心安憨憨笑著,“還是姐姐的智慧更高。”
張清清又道:“心安啊,你就是在外界太過驕傲了,這一次就算了,往后在外人面前要收起你那自命不凡的氣勢,謙遜一些,更不要在房相面前隨意說爹娘教的這些。”
張心安不住點頭,小嘴嚼著羊肉道:“姐放心,弟弟會小心謹慎的。”
如此,張清清才滿意,繼續照料著更小的弟弟秋兒用飯。
女兒成長得很快,九歲的她已經開始幫助家里了。
用她的話來說,家里有兩個不懂事又笨的弟弟,她這個做姐姐不早點長大,難道還要指著這兩個笨弟弟嗎?
照顧著秋兒弟弟用完飯食,她才自己吃飯,本來這些事情是嬸嬸去做的,不過現在兩位嬸嬸還要收拾院子。
張清清吃著飯,道:“爹。”
張陽吃著飯食點頭,“嗯。”
“今年的勞動模范縣評比,朝中有奏章送來嗎?”
“有。”張陽指了指身后的書房,“就在桌案,你自己去看。”
張心安吃著飯,看著姐姐已是滿眼的崇拜,姐姐表現出來的氣質與氣度,已有了當家小主人的樣子。
“專心吃飯,不要東張西望。”
“嗷……”
聽到娘的話語,他低下頭扒了兩大口飯。
用罷飯食,張陽喜歡喝上一杯濃茶,看著屋外的風雪。
張清清穿著一身襦裙,還圍著圍巾走到屋外,好奇道:“爹,這郭正一是何人?”
“今年科舉新晉的文官,科舉進士及第之后,現在是弘文館學士。”
張清清不悅道:“一個弘文館的學士就能這樣彈劾驪山,擅用評比?朝中想要取代驪山,來評比勞動模范縣。”
張陽喝著茶水,笑道:“就算朝中要取代驪山,也要各縣服他們。”
張清清不屑道:“他不過是投石問路的小伎倆罷了,若是朝中有人支持他的說法,便會有人主張,甚至往后他都不參與這件事,反正如今朝堂對驪山的議論頗多,不差他這么一句。”
“連你都看出來,朝中那些老狐貍又何嘗看不出來,勞動模范縣早晚會干系到各縣縣官的升遷,做不到公平公正倒不如不評,誰的門客,誰的門生,又有誰說得清呢?”
“女兒明白了。”
屋檐上的燈籠隨風而動,只能隱約看到眼前的雪片落下。
“尉遲將軍與李大亮將軍都已退下來了,退休的老將們都酷愛兵器與好馬。”張陽繼續叮囑道:“你告訴村子里的人,讓他們鑄造倆柄好刀,再將今年突厥送給驪山的兩匹汗血寶馬,送給兩位將軍。”
“女兒,明日一早就去安排。”
張陽點頭道:“早點休息吧。”
張心安是她看著長大的,秋兒現在也是她在照料,兩位弟弟心里想著什么,張清清最清楚。
她低聲道:“這兩個弟弟有我這個姐姐,真是他們的福氣。”
張陽喝著茶水嘆息一聲。
走回溫暖的屋中,李玥還在織機邊忙碌著。
張陽拉過她的雙手,“這天寒地凍的日子,還要用織機,這雙手都已凍得這般通紅。”
“我自小沒有見過生母,就想著別人家的母親是不是也這樣。”她溫柔地笑著。
捂著她冰涼的雙手,坐在織機旁,自從家里裝了玻璃之后,也不會有冷風灌進來,更暖和了。
感受著手中的這雙冰涼的手逐漸溫暖,張陽低著頭道:“我看了朝中的奏疏,盧照鄰派人去天山問藥,問的是一種叫做雪蓮的藥。”
“去天山問藥?”
“嗯,雖然沒有明說這藥給誰用,我想著該是給皇帝的,皇帝的身體情況最嚴密,我猜著當初他去了終南山,回來之后便罷朝三天多半是病了,現在又有盧照鄰派人問藥。”
李玥面露難色,“父皇?”
張陽攬著她的肩膀,“多半與你父皇的健康狀況有關,就目前來看,狀況應該不嚴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