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最蠢的事-《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2/3)頁
還是將我這樣的外戚踢出權力的中心?
又或者說,皇帝想要將一個江山平穩地交到下一個繼任者手中之前,會抹去一切的隱患。
“哎呀。”張陽搖頭自語道:“我怎么也越來越八卦了。”
長安城內,張清清親自帶著弟弟來房相府邸拜見。
房相的妻子安排了很大的排場來迎接這對姐弟,家中的親眷都來迎接了。
張清清禮貌地行禮,“師母不用這般,弟子不過是帶著弟弟代爹娘來看望房相的。”
房夫人瞇著眼笑道:“當不起這一聲師母的。”
“房相是弟弟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自然當得起。”
房夫人笑得更開心了,帶著這對姐弟入了府邸。
張清清打量著房府又道:“我們家都用上了琉璃做窗戶,改天讓驪山的工匠也帶一些過來。”
房夫人連忙道:“這不可以的,我們家……”
“房夫人莫要客氣了,這都是弟子的孝心。”
“哎呀,你們驪山真是……”房夫人笑得合不攏嘴,“真是出手太闊綽了,大郎!二郎!快來見過小郡主。”
房遺直和房遺愛一起行禮。
張清清一路走到書房,上下打量,“房相書房也該改一改的。”
房玄齡正坐在書房內,見到來人神色有些犯難,齊聲道:“見過小郡主。”
張清清也回禮道:“見過房相。”
看孩子走入的書房中,房夫人支開了一群親眷。
書房內就剩下,姐弟兩人與房相。
張清清遞上一盒茶葉,“說不上貴重,還望房相不要嫌棄。”
房玄齡撫須道:“你都要給老夫家中裝上琉璃窗戶了,還差這些茶葉嗎?”
“房相誤會了,家父一直以來都有規矩,我們家的孩子不能入仕的,房相只要教弟弟為人處世的道理便可,您也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房玄齡的神色又輕松了許多。
張清清又道:“只是弟弟木訥,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聽他說整日與房相坐在書房中也是一言不發。”
張心安是個好孩子。
這個張清清所表現出來的氣度也是不凡,這樣的氣度是如何養出來,看模樣也就十歲的樣子,初到他人家中,還能這般的從容。
房玄齡喝下一口茶水,“嗯,好茶。”
張清清繼續道:“房相,往后弟弟還要多打擾,您千萬不要與驪山客氣。”
房玄齡感慨一聲,“非是老夫與驪山客氣,老夫是朝中重臣……”
“家父早有規矩,家中子弟不入仕,不會入朝為官,這是家規!”
房玄齡欲言又止……
張清清坐在房相的面前,拿出一把孔雀翎扇,慢慢地搖著,“房相,弟弟太過笨拙,若有行事不周之處,我這個做姐姐的向房相賠罪。”
“萬萬別,只是老夫在朝中有諸多事要安排,等有清閑時候,定會悉心教導。”
“心安。”
“弟弟在。”
張清清眼神示意,臉上帶著笑容,“將你昨日畫的圖拿來。”
張心安慌亂地從懷中拿出一張紙。
確認了一番,張清清將紙張遞上,“房相,這是弟弟近日所領悟的。”
房玄齡接過紙張看著。
張清清道:“這是基于這些天在房相這里看書所領悟的水窖之策,河西走廊乃至西域諸多地方常有旱情,是弟弟在房相的卷宗中所看,我們驪山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是常有奇思妙想,便有了這水窖儲水之策。”
房玄齡看著圖,又看了一旁的注解,“這當真是你想出來的?”
張心安點頭道:“也有家父點撥,房相見笑了。”
姐弟兩站在一起,張心安便有了底氣面對老師。
房玄齡將紙張放在一旁,撫須點頭道:“不愧是驪山的孩子,老夫領教了。”
張清清又道:“那弟子就先帶著弟弟告辭了。”
“慢著。”房玄齡從書架上拿了一卷書,遞到她的手中,“這是當初朝中修撰貞觀律時所作的注釋,送給你們姐弟了。”
“謝老師!”
姐弟齊齊行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