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臨行前的牽掛-《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2/3)頁
熊大黑溜溜的眼珠看著前方,鼻子嗅了嗅繼續(xù)發(fā)呆。
張陽拿起了椅子,手里拿著一卷書,坐在地上,頭靠在熊背上,捧著書卷看著。
熊大已經(jīng)十二歲了,不過牙口一直很好。
尋常棕熊的壽命有二十到三十年,照理說熊大的為熊生涯已過了一半了。
靠在熊背上很舒服,暖洋洋的陽光嗮久了之后,就令人慵懶的打瞌睡。
熊二扭動著肥碩的身軀跑來,又扭頭就走。
張陽這才想起來,熊二與自己并不親近,它與兒子與女兒親近一些。
李玥將洗好的被褥與衣服掛在華清池邊晾曬著,而后腳步匆匆走入書房,拿出了一幅字。
“夫君這個要怎么處置。”
張陽皺眉道:“就這么掛著吧。”
李玥又道:“既然夫君都已退休了,就不用掛著了,我去收起來。”
張陽點頭。
等她再從書房走出來的時候,又將一些紙張也拿出來晾曬。
“縣侯,徐孝德來了。”
張陽好奇道:“他來做什么?”
本來給了小武與小慧假期,讓她們一家人好好團聚的。
楊嬸領(lǐng)著徐孝德上了山,他身后還跟著小慧,張陽與李玥連忙起身,“徐御史。”
徐孝德作揖行禮,“縣侯,公主殿下,臣奉太子命,要走一趟江南。”
張陽皺眉道:“是為了清查田畝?”
“嗯。”徐孝德點頭,“殿下封下官為江南巡查御史,明面上考察江南各個府州的官吏風(fēng)評,但殿下讓下官暗中調(diào)查田畝。”
“太子的腳步著急了。”
李承乾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會給朝堂帶來巨大的麻煩。
人勸人是勸不住的,朝臣這么多人的勸諫,這個太子都沒有聽進去。
現(xiàn)在的李承乾急于求成,他會吃虧。
若是有了變故,希望教訓(xùn)能夠教會這個大唐的新帝如何做個老練的皇帝。
見徐孝德還行著禮,張陽連忙扶起他,“此去安全可有保障?”
“會有李君羨將軍護送。”
現(xiàn)在的李君羨也是朝中的老將,為人也更持重一些。
這么著急查問江南,或許李承乾也知道了李治在江南與士族們辯論之事。
身為皇兄想要給他的弟弟一個公道?
于公于私,這一次的辯論都給了李承乾下手的機會,給江南的士族迎頭一擊。
張陽又道:“有什么需要驪山幫忙的,我們在江南也有人的,可以幫襯一二。”
徐孝德低聲道:“臣本想帶著女兒回江南看看,可慧兒過了今年就二十了,若回了江南舊地,勢必還有族中人安排婚事,她一直不愿回去。”
說罷,他看了看徐慧,又道:“臣斗膽,想將女兒托付給縣侯與公主殿下。”
他這話是對著公主殿下說的。
李玥牽著徐慧的手站在一旁。
徐孝德又看了一眼女兒,“在走之前,心中只牽掛慧兒,老夫此去江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
李玥看著慧兒目光溫柔,“那就讓慧兒留下來做個給夫君做個妾室,現(xiàn)在的驪山也離不開慧兒了,慧兒也離不開驪山。”
徐孝德連忙行禮,“多謝縣侯,多謝公主殿下,如此老夫也能夠安心離開了。”
張陽皺眉道:“徐御史打算什么時候動身。”
徐孝德回道:“來年開春就去,老夫就先告退了。”
看著父親獨自一人走下山,徐慧捂嘴著哽咽哭著,父親此去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來。
李玥抱著徐慧,撫著她的發(fā)髻低聲道:“你爹爹使命很重要,他要做的事情也很重要,不論江南形勢多么險峻,我們驪山都要讓他平安回來。”
徐慧懷抱著李玥,眼淚依舊止不住地流下。
平靜下來之后,徐慧便顯得有些拘束了,臉頰一直紅彤彤的,其實早就將驪山當(dāng)作了自己的家,她有了這個身份,還是有些不適應(yīng)。
李玥給她梳理著發(fā)髻,低聲道:“驪山早就將你當(dāng)作家人了,如果你不……”
還未等話語說完,徐慧重重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