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吐蕃篇-《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3/3)頁
祿東贊臉上多有不服氣,他瞪眼看著蘇定方,“那是你們與禮部,與吐蕃都護府的官吏,還有驪山串通好的。”
“現在不同了,大唐也不同了,戰亂這么多年,天下皆在休養生息。”
松贊干布拍了拍他的肩膀,“該放下了,都已過去了。”
說罷,他又指了指王玄策,“現在是他們這些年輕人闖蕩的時候。”
祿東贊不悅道:“你又來做什么?”
王玄策臉上還是帶著局促的笑容,“借兵。”
祿東贊黑著一張臉,“你這次又要借多少?”
“六千兵馬?”
“沒有。”
“五千?”
“最多兩千!”
王玄策心中合計了片刻,緩緩點頭,“嗯,足夠了。”
吐蕃的大相人選決定了,人們也紛紛走下了布達拉宮,吐蕃的第一位女大相叫卓瑪,她很痛快地給了王玄策兩千兵馬。
天就要亮了,王玄策便躺在松贊干布的屋中呼呼大睡。
今天的吐蕃又下雪了,松贊干布與祿東贊,蘇定方三人走在大雪中。
松贊干布道:“按照大唐現在的國策,吐蕃的大相確實不該由你的兒子來帶領,吐蕃需要一個安穩的大相。”
蘇定方行禮道:“贊普說的是,卓瑪能夠成為大唐與吐蕃之間溝通的橋梁,往后吐蕃能夠生養出更多的牧民,并且免遭戰亂。”
松贊干布抱著自己的孫子離開了邏些,來到了一片被雪山圍繞的大湖邊。
他給自己的孫子用湖水洗澡,這孩子臉頰通紅,雙眼明亮,與吐蕃的其他孩子一樣,調皮又活潑。
現在吐蕃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不遠處還有一群牦牛慢悠悠地走著。
寒風吹過的時候,這處帳篷還有些晃動。
一位須發皆白,衣衫襤褸的老者拄著拐杖,面帶笑容地走來,“你又帶來了一個孩子。”
松贊干布行禮道:“這是我的孫子。”
那老者腳步站定,遠處正好飛來一只鷹,盤旋在湖邊,發出嘹亮的鳴叫。
老者打量著這個孩子,不住地點頭,“他也會成為一個智者的。”
松贊干布道:“這天下智謀超絕的人很多,走出了吐蕃才知道天地的遼闊,而不是只在這片雪山之中。”
老者問道:“嗯,你已去過了,也見識過了?”
“我的見識遠遠不夠,但這世上確實有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人。”
“嗯,你一定是見到了尋常人都見不到風景。”
“我自孩童時,就在這里長大,今天是來告別的,不會再來了。”
松贊干布與這位老者在湖邊相處了一個月,談論著吐蕃以外的風景,之后便帶著孩子離開了。
這些智者住在雪山中,是吐蕃最古老的人,相傳他們是由獼猴變成人的,至今還在使用石器生活。
松贊干布以前的處世經驗也都是他們傳授的。
現在,松贊干布希望他們能夠走出來。
噶爾赤正贊卓又一次離開了吐蕃,他與王玄策一起掃平余下的天竺亂軍。
祿東贊成為了一個普通吐蕃的牧民,他也會給吐蕃的孩子講課講故事,他堅持以吐蕃的舊禮培養孩子,并且要和大唐的教化抗爭。
這場大雪下了很久,一直持續到正乾元年的三月。
這天,松贊干布坐在布達拉宮前,他緩緩打開一卷書,喝著茶水看著書卷中的文字,書卷上的內容是驪山最新的文章,講述的是脫貧致富的種種理念。
風雪落在這里,像是上蒼落下的帷幕。
從遠處看不到這座宮殿的全貌,當風雪結束之后,這里又隱入了云霧之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