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四)-《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2/3)頁
張陽搖頭道:“我也就隨口一說,你不用在意。”
看著姐夫一步步走遠,李泰大聲道:“姓張的!本王不會再上你的當了!”
喊叫聲,響徹這個村子。
張陽腳步很從容。
李泰跺著腳,咬牙切齒道:“什么空氣流速,這些事情與本王沒關系,好不容易脫離出來,不會再陷進去了。”
深吸一口氣,再吐出一口氣。
這種呼吸節奏已是李泰用來平復自己心情的方式。
這番話,李泰只是聽了一耳朵,回到了自己的技術院之后,將這個想法告知了這里的學子,便再也不想管了。
在驪山的十年,對李泰來說是收獲最多的十年,也是最痛苦的十年。
十年時間內,花了六年時間折騰出了蒸汽機,又用了三年時間專研這個發電機。
李泰與自己的人生和解了,足夠了。
再繼續下去,不是自己瘋了,就是這個世界發瘋了。
正乾二年,距離上一次大朝會已經過去了半年,這半年時間關中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朝中采用了銀本位來控制銅錢的流通,關中銅錢貶值的勢頭終于停下了,并且銅錢的價值開始上漲。
斗米價錢從八錢,回到了斗米六錢。
人們只覺得手中的銅錢價值有所起伏。
但沒有具體的感受。
只不過銀依舊是大唐最硬的通貨。
為了得到足夠的銀礦,大唐需要擴張,需要汲取世界的資源。
新羅人東渡開始了戰爭。
西方的戰爭也同時開始了,張士貴帶著兵馬北上奪下了高盧人的大片領地,整個歐洲正在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
這天,張陽坐在自家門口的華清池邊,秋雨剛剛下過這里的地面濕漉漉。
徐孝德還在江南清查田畝,至今沒有回來,上一次來信是一個月前
說的是徐孝德聯合李君羨拿下了謝家,幾十個人頭落地。
在江南人士的眼中,徐孝德成了李承乾的爪牙,成了皇帝手中的酷吏。
張陽喝著茶水,目光看著華清池,這個世道還是需要“酷吏”的。
律法要有重典,李承乾是一個嚴苛的帝王,那么他手中的臣子也是嚴苛的,辦事容不得半點妥協。
李承乾又派出了御史臺三名官吏,去江南輔助徐孝德行事。
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就怕法度無法達到,也擔心地方豪強劃地而治,所以這一次江南的官場要開始大換血了。
要換成正乾一朝的新臣子。
李世民也已完全放手,任由李承乾作出種種主張。
整個江南掀起了要查就一查到底的風氣。
也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的人頭落地,還會有多少的官吏被革職。
不過這些都與驪山沒有關系了。
張陽喝著茶水,看著家里的幾頭熊扭打在一起,恍惚間便覺得這個家越來越熱鬧了。
張心安快步跑來,著急道:“爹爹,不好了!”
張陽低聲道:“怎么了?”
先是看了看四下,張心安小聲道:“姐姐要和皇帝去談生意了,三百多萬貫的大生意,說是要改建皇宮。”
如今的張心安也十歲,這孩子和以前一樣,愛告他姐姐的狀。
相比于張清清行事多有自己的主見,心安則是安分聽話許多。
張陽頷首道:“無妨,不是什么大事。”
“姐姐不會闖禍吧。”
“她只要不造反就不算闖禍。”張陽又看了兒子一眼,叮囑道:“近來你老師的身體越發不好了,你多去他身邊陪著。”
“孩兒明白。”
貞觀一朝的老人都退下來了,尉遲恭,秦瓊,房玄齡,長孫無忌他們也都一樣。
好像是這兩年大家都老得特別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