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大明,中醫和西醫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消毒滅菌,不滅菌,不重視手衛生的,那就是西方蠻子的西醫,反之,則是中醫。 重視消毒這可是中醫的傳統,邏輯上絲毫沒有問題。 總之,得益于董偉高超的醫術,以及無菌手術室(不是層流手術室那種高級貨)、消毒藥品、靜脈輸液等神器的加持,再加上香荷本身身體就好,胎兒也沒有羊水栓塞、臍帶繞頸之類的復雜病癥,楊六的三個千金終于安全的呱呱墜地。 朱富貴去看過這三個小家伙,御賜了“楊大妮”、“楊二妮”、“楊三妮”三個優雅的乳名,還命令戶部給香荷送來了【光榮媽媽】的旌旗。 孩子的出生總是讓人開心的,連哭鬧聲都透露著。 只可惜,在大明,孩子的哭鬧聲還是太少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大明的年輕人生育意愿降低,而是因為大明缺少年輕女子。 即便算上被朱富貴一個人霸占的十八個優質藝伎,大明的女性人口依然少得可憐。 當然,女性人口再少,也不會有人指責萬歲爺占著茅坑不拉屎的行為。 畢竟一個嬪妃,十八個宮娥,這樣節約的帝王古來難尋。 出于社會穩定的考慮,在第二次人口運輸中,朱富貴也指示鄭保國招收一些健婦,以緩解大明境內的婚育壓力。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水師甚至已經擬定過奇襲薩摩藩,捕捉和女充為軍人妻子的方案。 不過這個計劃被朱富貴否決了。 大明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怎么能公然搶老婆呢? 當然要靠騙,啊呸,要靠自由戀愛,與那些扶桑男子自由競爭了! 再說,那些東瀛女子哪里需要捕捉? 等到船在多一些,裝上白米白面,不就能一船船拉回來了嗎? 雖然暫時否決了水師的提案,但朱富貴明白,這確實是現在大明內部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打完仗就要著手解決。 …… 在一日日的秣兵歷馬之間,時間到達了6月中旬。 新津港終于傳來了艦隊回航的好消息。 11000名灰頭土臉的華工被安排陸續上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