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在大明畢竟不是小日本,大明皇帝也不是小島上裝神弄鬼的天皇,在朱富貴出征的時候,一個月前第一批運來的湘軍已經有一半左右的人選擇剪掉辮子了。 總而言之,大明是有內憂外患的,因此必須留下萬余兵力鞏固后方。 但出征一萬人,這也依然是大明歷史上最強一擊了。 在影視劇里,一萬人似乎也就是一支小部隊。 但當身臨其境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那是怎樣宏大的一個場景。 朱富貴身著大元帥服,朱紅色的風衣在身后獵獵作響,看著臺下黑壓壓的雄壯之師,忍不住豪情頓升。 “出征!” 隨著朱大帥振臂高呼,萬人大軍山呼“萬勝!” 接著,在一聲聲軍號和鼓聲的指揮下,一支支部隊井然有序地朝著南方出發。 而朱富貴也走下臺去,在警衛員的護送下鉆進了加裝防彈玻璃的“日月1號”皮卡車。 波特蘭距離新鳳大約220公里,沿途以平原為主,除了西邊的圣海倫斯火山,基本沒有什么崎嶇地形。 這樣的地形就很適合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 不過現在大明這一次沒有選擇和上一次新津之戰那樣,全員乘坐車輛,不計戰損地趕時間。 當時是為了封鎖消息,所以多報廢一些車輛是值得的,如今就沒有必要了。 而且第一師1、2兩個旅,一共擁有履帶戰車115部,輪式戰車351部,三輪車1000余部,一次性運送一萬多人,還有【鷹001型榴彈炮】、【改良式紅衣大炮】等裝備、物資,也是有些勉強的。 無論哪個時代,急行軍速度也是衡量陸軍戰斗力一個重要的標志,因此這一次,大明陸軍以步行為主要行軍方式。 當然,一口吃不成胖子。 戰士當中不少人來到大明也就兩三個月,身體機能遠遠沒有恢復過來。 因此,如果以包括頭盔、防彈衣、槍支、行軍包等等全部在內全額負重行軍,那基本上有一大半戰士將掉隊。 因此,在實際行軍中,戰士只隨身佩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