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天地良心,旭日這個品牌真不是朱富貴搞出來的。 旭日汽車廠的前身是旭日汽修廠,位于工業區的西北角。 這里原本是一大片空地,閑置了數百輛損毀的六輪、履帶式農用車。 自從新津開埠,鳳津天竺級高速公路貫通以來,因為道路原因,損毀的車輛便多了起來。 看著如此之多的損毀車輛,朱富貴還是有點心疼的。 錢倒是小事,主要還是文化值。 畢竟朱富貴都窮得要靠寫養家糊口了,足以說明生活的艱辛。 要說這個寫啊……可真是個掉頭發的活。 每天考慮是抄大劉還是柯南道爾還是青山剛昌,可都讓萬歲爺愁掉了頭發。 其實不光朱富貴這個皇帝心疼,汽車隊的駕駛員和附近的工人們更加心疼啊。 大家都是苦日子過來的,哪里見得這么糟踐東西? 一開始,他們是拿這些廢車殼子拆解回爐,做個鍋碗瓢盆什么的。 這事朱富貴倒是知道的,也沒多管。 君不見多少六爺八爺,不少配件最后變成了鍋碗瓢盆嘛。 不過這說白了也還是糟踐東西。 直到有一個叫做余東升的退伍老兵,拿著部隊配發的維修手冊,用這些報廢農用車試手,沒曾想居然修好了好十幾輛。 余東升原本就是參加過兩次新津戰役的汽車兵,因為受傷而提前退伍了。 在他的奔走之下,相當于國資委的皇家發展基金向其注資1500元,并提供一部分設備,獲得了55%股份。 余東升個人持股45%并擔任廠長。 就這樣,最早的旭日汽修廠就這么開張了。 一開始,這家所謂的修理廠也就三十來個人,以純手工修理汽車。 靠著給農銷社運輸隊、工業區各廠礦運輸隊修理汽車,廠子十分紅火。 隨著大明帝國不斷擴張,這家汽車修理廠也不斷擴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