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于如今的大明來說,北美地區的臟活,也就是原住民的屠殺與土地的收歸已經由白人殖民者做好了。 麻煩的是人口眾多的遠東。 原本歷史上,明治維新后明治政府參考普魯士制度,通過廢藩置縣的手段,將舊幕府時代的地主手上的土地所有權通過強買買到中央所有,進行統一規劃后再重新拍賣給從事實際生產的新興地主的手段,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土地改革。 配合著《地稅改革條例》等一系列法案,明治政府的土改給日本的近代工業化提供了初始資金。 理論上,大明也可以學明治的辦法走這條老路。 不過朱富貴還是決定走大明特色帝國主義道理。 因為日本工不工業化對于大明來說根本是無所謂的事情。 如果真把日本玩廢了,變成一個水稻種植基地,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大明富有四海,不差那一個云南省的面積。 朱富貴之所以要在日本搞這套契卡戰略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把日本當做一塊試驗田。 很顯然,大明是沒有共和國那樣的改造能力的,朱富貴作為皇帝,也很難找到進行土地改革的立場。 因此,朱富貴并不打算也沒有能力改造那些“鄉賢”,也不可能像在日本這樣大規模的清洗,殺得人頭滾滾。 朱富貴思來想去,結合如今的周邊形勢所能想到的辦法,只有槍斃一小部分罪大惡極的地主惡霸,將正兒八經的“鄉賢”禮送出境。 四海之大,西伯利亞、南亞次大陸、圖蘭高地、波斯故土、南洋南美……總有一片土地,可以讓這些華夏同胞可以安安心心,快快樂樂地當自己的土豪劣紳的。 這套辦法行不行得通,朱富貴得在日本先嘗試一下。 因此在大約十天之后,廣島城內外的槍聲慢慢變得稀疏了起來。 而被收繳了大筆的大明帝國倭島都護府籌建基金的鄉紳們,則被戰士們拿著刺刀禮送出境。 被高強度槍聲嚇成驚弓之鳥的鄉紳們帶上了一部分金銀細軟,有多快就跑多快,不要命似的向北邊跑去。 他們一路上將明軍的種種暴行宣揚開來,很快,整個關西地區的鄉紳,除了真心歡迎王師,哪怕接受平價贖買田產也無所謂的一小部分人,都開始琢磨著舉家搬遷去京都甚至是江戶的事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