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墨西哥荒漠的煙土之中,1200部農用車,5000多部三輪挎斗摩托,80多部老頭樂,共同組成了龐大的車隊,展現出農村趕集的宏大盛況。 當然了,這后世但凡是個大點的鎮子,甚至一家種糧大戶就能包圓,見怪不怪,激不起一絲絲波瀾的場景,落在拿三陛下的眼中,卻讓這個頻頻發動戰爭,而且屢戰屢勝的好戰皇帝眼球都微微顫抖起來。 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625年前的里格尼茨和賽約河畔。 在那天,無論是圣殿騎士、條頓騎士,或者是西里西亞和克拉科夫的騎兵,還是那些從貴族封地里征調而來的日耳曼農民和波蘭礦工,他們都目瞪口呆的面對著來自東方的鐵騎與箭雨,瑟瑟發抖,然后卑微的死去。 自從地理大發現以來,歐洲人征服了一處又一處的已知世界,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民族。 四百年來的順風順水,歐洲人已經忘記了世界本該有的樣子—— 符拉基米爾、里亞贊、蘇茲達爾、特維爾、基輔、加利奇、莫斯科…… 一位位東歐的王公來到伏爾加河下游的可汗營地,用最卑微的姿勢在可汗面前磕頭; 威尼斯、米蘭、卡斯蒂利亞、法蘭西、阿拉貢…… 一個個掙扎在黑暗中世紀的西歐王國中,哲人們通過商路傳來的孤鴻片羽臆想著那個世界盡頭的偉大國度。 他們瘋狂地追捧那個國度的出產的絲綢、茶葉,把那個國度的君主捧上神壇,奉為哲人王,將官僚制度和科舉視為治理國家的終極良方,以那個國家的文化為上流和優雅。 這才是歷史的常態! 短短四百年間,乾坤顛倒被人曲解,自已為天眷的白人忘乎所以地揮舞權杖,將自己視為燈塔。 仿佛他們的權柄將會永恒,永遠能俯視眾生。 今天,事實會給出答案。 在世界的另一個半球,東方與西方時隔600年,再一次碰撞在了一起。 · 拿破侖三世陷入了短暫的失神,不過巴贊第一時間提醒了他。 拿破侖三世連忙下達展開戰斗隊形的命令。 目前拿三親自率領的這支部隊,擁有1.5萬精銳的皇家近衛軍,1萬弗朗索瓦少將率領的第6師,以及巴贊元帥直屬,因為之前初遇鐵絲網而大量減員的第3師,一共3.2萬人。 作為一支軍隊,3.2萬人似乎并不算是什么龐大的規模。 可實際上,3萬多人想要協同前進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非常復雜的分工調度工作。 因為從來沒有想過會一出墨西哥城就迎頭撞上明軍,因此他們就是以最普通的四人并排長蛇陣前進的。 想要將這樣的隊伍立刻擺成利于作戰的橫隊,即便是精銳的法國步兵也需要一定時間。 那么如今明軍的鋼鐵洪流距離法軍的距離是多少呢? 我們進行簡單的計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