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京城,古老帝國的朝陽又??叒照常升起了。 南前胡同口,兩個出來吃早點的老北京人打面遇上了。 “阿巴阿巴……” “阿巴阿巴……” “小聲問您一句,您老是旗人嗎?” “嗨,您早說啊!您是旗人嗎?” “我不是。” “我也不是,正經人誰是旗人啊!” 兩個老北京手舞足蹈啞語比劃了半天,這才發現大家都不是旗人,這才解除誤會,高高興興地嘮起了嗑。 按照朝廷的《滿語復興令》,過了昨兒的圣母皇太后壽宴之后,旗人就又不能說漢話了。 好在這么長時間來,大家連比帶劃的,手語水平和謎語人水平都有了質的提升。 但再是如何提升,也比不過開口說話啊! “走,胡同口馮三痦子的油餅特別的地道,咱再點上一份炒肝,嘿,講究!” 兩人一見如故,便去了馮三痦子攤上吃早點。 叫了一份炒肝,兩張餅,兩小碗羊雜湯,往長椅上那么一坐,便能看得出是倆體面人。 別看馮三痦子的早點攤不大,但吃客可是很多的。 能坐在長椅上,倍有面兒! 其中有倆錦衣小年輕,點了炒肝兒配包子,還有一疊咸菜,一碗豆面兒丸子湯,一看就是大戶人家。 事實也正是如此,他們兩個都是同文館的學生,往常要睡到三桿才去上習課的。 不過今日不同往昔,他們一早就被家里人趕出來,十點不到就前往同文館了。 此時,他們正在去上課的路上,結伴吃個早飯。 兩人一邊阿巴阿巴,一邊飛快地在進食間隙打手語,實在不行,就借著吃炒肝兒的動作掩護,蹦出幾個詞語。 那動作流利的,一看就是老旗人了。 馮三痦子開這早點鋪免不了要和各色人物打交道,倒也勉強能看懂他們的交流。 “聽說昨兒出大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