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前上一章被屏蔽。 因為不可抗力,李鴻章李大人的稱帝夢想還未遠航就破滅了。 為了避免河蟹大神再次凝視,作者菌已對上一章進行了修改。 世界線已變動,李中堂并未稱帝,而是成為了我大明的唐國公。 他本就是一等伯爵,升格公爵應該是相當合理的吧? 不過李爵爺躁動的心并沒有平息下來。 ……………………………………………… 說自己不敢受大明的王爵,但敢受大明的公爵,這其實是李鴻章的真心話。 當年投清的三順王和吳三桂是什么下場,如今還歷歷在目。 說句實話,在李鴻章看來,這老朱家心眼也沒比滿人皇帝大多少,他可不敢來這套稱孤道寡的把戲。 公爵就很好,進可一步登天,兩步登極,退可保一世榮華,子孫平安。 實際上李鴻章確實是存了更進一步的心思的。 與大明打了那么久的交道,李鴻章對于大明內部的情況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了解。 比如說他那個過繼來的長子,李鴻章就不止一次寫信讓他給自己搞來大明內部的情報。 當然了,李鴻章根本不知道,沙經方每次回信,都是在錦衣衛辦公室里,邊寫邊改邊請示的。 但不管怎么說,李鴻章還是從方方面面各種渠道,對大明有了一個直觀的認知。 簡單來說就是,此朝武德充沛,但文化拉稀! 在李鴻章看來,大明好比是當年的蒙古人。 在戰場上,他們戰無不勝,無往不利,就連泰西列強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兵戎還盛過永樂朝。 但他們不讀四書五經,不學圣人微言,更不知道善待士紳和讀書人! 暴明暴明,一個暴字,杏貞他們還真是沒有說錯! 據李鴻章所知,無論是大明本部,還是倭島都護府,朱富貴都對士紳極不友善。 大明國中,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便是進士也須納稅,而且越是富裕,還得納稅愈多! 反倒是小民的農稅、鹽稅收得極薄,簡直本末倒置。 朱明朝廷巧取豪奪,收了重稅,再修橋鋪路,把士紳鄉賢的活都搶了! 實在是大敲骨吸髓,與民爭利到了極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