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南農業技術大學的學生論壇中,評選誰是最好的導師,陳曉總是名列前茅。 他從不克扣學生。 雖然要求嚴格,但每個月都會自掏腰包給家境貧困的學生補貼生活費,請他們吃飯,逢年過節還會給學生們送些月餅、年貨什么的。 “當陳老師的學生實在是太幸福了,我有時候甚至分不清,誰是學生,誰是老師,哪有中秋節老師給學生送月餅的Ψ( ̄? ̄)Ψ” 朱富貴每年六七十萬的包養費,在陳曉手指頭里漏出一點,也足夠讓研究生們感激涕零了。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傳承吧。 雖然目前陳曉團隊距離產生真正的科研成果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不過他們研究出來的一些半成品,“失敗”的種子,依然對大明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陳曉還從同事那里搞來了許多失敗作品。 只比普通玉米增產5%? 垃圾。 只略微提高了水稻的耐鹽堿能力? 垃圾。 只略微增加了母豬的產仔率? 垃圾。 但對于大明來說…… 這些可都是寶貝啊! 因為后世所謂普通的種子,對于大明來說都是良種了。 更別說還有所進步的。 而且這些“失敗”作品全套的育種流程,品控方法,相關設備,大明都能廉價地得到。 也就是說,即便某一天朱富貴陛下與世長辭,大明的農學工作者們也依然可以自己生產這些良種。 · 除了醫學、工業、農業三位最重要的顧問之外,其他不知不覺與大明的命運休戚相關的人,也都或多或少改變了生活。 比如說,當年給朱富貴提供了第一麻袋上周,劃掉,商周文物的小黑,如今也不再是在沈陽街上擺地攤騙冤種的二道販子了。 如今他已經是【天津中華古典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并且是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榮譽貴賓。 朱富貴已經仔細研讀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除了某些種類的化石,象牙、犀角制品等等,外國的許多藝術品、文物,根本不在法律禁止銷售之列。 賣洋鬼子的傳家寶,并不犯法,自然也就沒有額外的文化值懲罰了。 所以他沒事就會賣掉一些沒用的破玩意兒。 當然,現在還不是小黑這個白手套業務最繁忙的時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