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外,還有3000多萬英鎊的現鈔。 這倒是個好東西。 其價值關鍵不在于這3000萬英鎊本身,而在于別人知道大明有了3000萬英鎊這件事情。 因為卑劣的英國佬一直不肯打開國門與大明進行自由貿易,所以這些年來大明手中的英鎊外匯并不多。 這使得大明以國家主體,在英國或者第三國使用英鎊不具備可操作性。 如今大明有了3000萬英鎊的外匯儲備,這就意味著,世界各國都會接受大明使用英鎊購物。 而大明的英鎊嘛…… 其實是無窮的。 除非世界各國全都開誠布公的一起數數算賬,否則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大明究竟花出去了多少英鎊。 這比由私人小規模地出手假匯要高效得多。 至于說英國人會不會因為大明賺了這點錢而放棄貨幣信用,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有本事你把英鎊和黃金脫鉤,或者殺敵800,自損80000,讓英鎊大幅度貶值,否則就別想賴賬。 如今可不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的美利堅,英國人是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 而且即便是后世的美利堅,當初面對東亞某大國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時,多少也是有點投鼠忌器的。 美國人或許有賴賬的打算,而且技術上不難成功,但如果承受瞬間拋壓的打擊,也得重傷一番。 3000萬英鎊,從占對方財政總收入比值的角度來看,可是比四萬億還要猛。 總之,朱富貴早就判斷,或者說,在朱莉的講解下,判斷出英國人不可能貶值英鎊,所以才會無情收割一波的。 當然了,他們真的敢貶值,那大明笑都來不及。 不用大明出手,第二天大英帝國就散伙了。 所以這一次維多利亞女王一改對于朱富貴的態度,寫了一封措辭曖昧的信件,大談所謂G2體系,也就是所謂明英“兩國集團”共治地球的暢想。 現在能夠拯救英國金融的,只有大明了。 救英國就是救自己! 英國好,大明才能好! 簡單來說,英國方面破天荒的希望大明提供一筆低息貸款穩定英國金融市場。 數量不用多,一千五百萬英鎊足以。 如果可以的話,再買點英國政府緊急發行的特別國債就更好了。 當然,如果實在不行,那么維多利亞希望以個人的名義向大明國君借一點錢…… · 朱富貴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有那么一丟丟,那么一丟丟的心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