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過,神洲、殷洲,大明下一條超級戰艦應該叫什么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世界輿圖留給大明水師的名字不多了。 · 說實話,雖然兩條超級戰列艦在手,但英國人展示的底蘊多少還是給大明造成了壓力。 他們的船是小了點,裝甲薄弱了點,但數量實在是有點駭人。 其實英國也被大明在太平洋上展現出的海軍實力嚇到了,所以這些年也一直在加快造艦。 在十九世紀中期之前,英國人的相對實力還要夸張。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提出的口號叫做“六強標準”。 即英國皇家海軍軍艦總噸位應當超過排名之后六國的總和。 到了,1885年,美國、德國等工業國崛起,造船噸位不斷擴大,英國不得不把“六強標準”改為“兩強標準”。 即英國皇家海軍的總噸位必須超過法德之和。 而如今,英國人提前15年就快進到了“兩強標準”,即英國皇家海軍的總噸位必須超過明德之和。 總之,英國人在大西洋上展現的強大軍力,給北美的盎薩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不僅僅是歸附英國的楊基佬彈冠相慶,認為自己擁有了抗拒明人東進的靠山,就連南方的紅脖子也有不少人蠢蠢欲動。 雖然這些年大明一直對南方政府進行文化滲透,不過紅脖子這種生物頭腦是很僵硬的。 只要大明沒有堂堂正正擊敗英國人,就不可能徹底打斷這些北美盎薩人自詡為西方世界一員的莫名其妙的高傲感。 當然,比起美(林),南方的形式總得來說還是可控的。 各種受大明扶持的NGO把控著輿論場的主陣地,壟斷發生渠道,心向大明的進步人士還是很多的。 不過,根據白色獵犬的報告,那些默默支持3K黨,支持白人至上,支持盎薩血統光榮,是上帝選民的人,有可能轉化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 明年南方的總統大選說不定會有什么變數。 總之,不管怎么說,英國人沒有放棄在北美的影響力,并為新十三州政府提供了軍事保護傘。 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新十三州總督府享受了英國人保護,當然也有相應的義務。 除了軍事指揮權的部分讓渡,最大的義務就是交稅了。 殖民地向母國交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新十三州總督府也做好的心理準備。 然而…… “各位,該死的英國人又加稅了!” 白宮中,原本的國務卿、幕僚長、國防部長、司法部長、商務部長、大法官、議長等等,全都變成了總督府的屬官,如今聚集在一起商討此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