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總之,大明造艦與帶英的思路并不完全相同,但大明肯定是不會錯的,畢竟論抄作業這回事,朱富貴還真沒有怕過誰。 上午9時20分,定遠艦指揮員打出旗語,各艦艦載電臺保持通訊。 大明皇家部隊,“大圣歸來”三軍軍事演習第一階段“定海神針”行動正式開始。 “定海神針”行動中,集結了神洲都指揮使司70%,太平洋都指揮使司50%,北殷都指揮使司60%,大西洋都指揮使司50%,南殷都指揮使司80%(一條洪秀全老哥進貢的西班牙風帆戰列艦)的海面力量。 即便因為備勤而沒有參加的艦艇,也都有一名主官以觀察員的角色登上定遠、鎮遠艦進行觀摩學習。 畢竟相比英國人,甚至是法國人,大明海軍的實戰經驗還是太少了。 只論經驗,僅僅強過德國人,未必有俄國人和奧斯曼人豐富。 當然了,奧斯曼人的海上經驗也是上個時代的經驗了。 鐵甲巨艦時代的到來,舊時代的破船早已載不動那個老舊帝國。 “定海神針”行動中,由王忠皇指揮的神洲、印度洋都指揮司聯合艦隊作為進攻方,模擬突破由森下指揮的大西洋、北殷、南殷都指揮使司艦隊的區域制止封鎖線。 這樣分工,是因為各大戰區的戰略目的不同。 前兩個都指揮使司更偏向于攻擊,后三個更偏向于防守。 演習的過程也非常精彩。 知道森下喜歡冒險出奇,以攻代守的性格,王忠皇定下了外松內緊,穩扎穩打,甕中捉鱉的計劃。 在前期的進攻中造成疲敝假象,并露出側翼破綻,反復勾引。 森下幾次小心試探,嘗到甜頭后,果然上當,快艦盡出,希望一舉反包對手。 然而,失去了神洲、北殷洲兩艘巨艦掩護的快艦群,很快落入進攻方精心編織的陷阱,最終由裁判員判定被殲滅。 經此一役,森下連忙收縮戰線,利用無線電通訊的優勢,微操陣型,愣是趕在王忠皇主力突破前,用神洲、北殷洲兩個大肉盾頂住了缺口。 戰局最終形成僵持,裁判員判斷平局。 不過,就像象棋中和棋,常常會判先手方失敗一樣,作為防守方是占有先手優勢的,一旦平局,自然會被判負。 “王兄!么么三!” 在定遠號上,森下朝著王忠皇行了一個抱拳軍禮,然后用古怪的口音道,“愚弟汗顏,兄之戰術非常板扎,輸于王兄,弟不啷當!” 王忠皇愣了半天,連蒙帶猜搞明白了森下的意思,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 人越多,他的“云南鄉音”就越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