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約瑟夫·霞飛喝著杯子里的劣質白蘭地,對于身旁那些狂熱的政治愛好者嗤之以鼻。 政治? 真是愚蠢的東西。 文藝,那才是巴黎永恒的主題! 向服務員支付了幾個銅幣,霞飛起身離開。 今天,將有一場決定他人生的大事。 霞飛出生在比利牛斯省沃薩爾特城一個釀酒商家庭。 比利牛斯省聽名字就知道與西班牙接壤。 當然,如果有誰這樣與鄰近的西班牙人說,他們一定會跳起來怒斥道:“小子,這里不是西班牙,這里是加泰羅尼亞!” 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屬于西班牙。 而實際上,他們從文化和語言上來說,也確實更接近法語。 霞飛在家里說的就是加泰羅尼亞語,只有在學校的時候才會說法語。 在童年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法語說得一直都很不流暢。 這導致了他木訥,內斂的性格。 霞飛的中學同學們都不會想象到,這個沉默寡言的小男孩,日后會成為法國歷史最有名的元帥之一,同時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法軍的統帥。 [小貼士:霞飛工兵出身,擅長修筑工事,也是臭名昭著的殖民侵略者,曾經于臺灣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止劉銘傳部的反攻,還曾擔任過法國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 當然,此時此刻的霞飛也想不到自己在歷史上的那些成就。 如今,因為普法戰爭的巨變,世界線也早已改變。 在這次普法戰爭之后,霞飛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謀求進入法蘭西陸軍楓丹白露軍事工程學校學習。 而是準備結束自己的工兵營中尉生涯,退伍之后重溫兒時的美夢。 他想要成為一名作家,或者是一名畫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