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終,威廉一世勉為其難地派出了自己的長子,德意志帝國皇儲腓特烈·威廉·尼古拉斯·卡爾與妻子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瑪麗·路易絲公主,代為出訪。 接著…… 砰! 一個憤怒的塞爾維亞青年,將七顆民族解放的子彈,打入了奧斯曼人的幫兇,腓烈特夫婦的胸膛。 兩人當場斃命! 根據錢宸大使,歷經艱難險阻發回的電報描述,當時行兇的塞爾維亞人高呼“塞爾維亞王國萬歲!”、“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萬歲!”的口號。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是塞爾維亞大公,與四年前被刺殺。 作為數百年來的天主教之盾,塞爾維亞一直為西歐人抵擋著阿拉伯人和奧斯曼人的入侵。 不過他們迎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刺。 486年前,塞爾維亞最終被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吞并。 不過同為沙漠三神教的一員,塞爾維亞人的不可同化性也是很強的。 再加上奧斯曼人也并非是中華帝國,沒有認真經營的心思,最終將近五百年的統治之后,依然如同水火,反抗不斷。 直至1830年,國力衰退的奧斯曼不得不在Hatt-iSharif憲章中承認了塞爾維亞公國的存在。 在該憲章中,奧斯曼政府允許貝爾格萊德地區擁有高度自治權,保留軍隊,但在法理上依然屬于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沒有獨立的外交權利。 但很顯然,這點讓步是不能讓塞爾維亞人滿足的。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塞爾維亞公國一直在嘗試擴大領土。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大公更是其中的激進派。 他奉行大塞爾維亞政策,企圖建立大塞爾維亞王朝,并在此基礎上統一南部斯拉夫地區,建立包括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希臘、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在內的巴爾干同盟。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從40年代就開始與俄國進行秘密接觸,后來又與奧地利帝國秘密結盟。 這樣的行為當然引起了奧斯曼當局的警惕和憤怒。 最終,在1868年6月10,米哈伊洛被槍手刺殺。 而現在,米哈伊洛的信徒又槍殺了奧斯曼盟友德國人的皇儲,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輪回吧…… 后面的故事就很簡單了。 威廉一世老來喪子,在確認槍手曾經接受奧匈帝國軍方培訓之后,便毅然決然地向奧地利宣戰。 或許在為了給兒子復仇之余,一統神羅的誘惑可能也是讓威廉按捺不住出兵的原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