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班長宋繼秋,如今已是南殷戰區的主管,沙經芳則是帝國最有名望的水利工程專家。 而楊飛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帝國一名最普通的航空兵。 雖然軍銜高至中校。 太陽漸漸升高,7架涂有藍色偽裝的梟龍005型多用途機的影子漸漸縮短。 所謂多用途,其實多少有些欺世盜名。 所謂多用途,就是指其十分原始,無所謂戰斗、轟炸,還是運輸。 雖然已經是梟龍初代機的第五次改版,但實際上005的性能依然十分有限。 時速每小時155公里,飛行高度2500米,飛行半徑250公里,裝彈量1700公斤。 從數據上來看,梟龍005相比飛艇沒有任何優勢。 但只要真正駕駛過梟龍,就會知道,這種靈活的飛行器必然是未來空軍發展的方向。 再加上朱富貴陛下一以貫之的重視,飛機與飛行員早就超過了海軍,成為帝國中待遇最高的軍人。 楊飛虎最后一次整理好防風鏡,裹上棉襖和羽絨背心。 走到為他準備好的飛機跟前,機械師胡余林“啪”地一個立正。 “長官,飛機準備完畢,請檢查!” 胡余林是從皇家陸軍汽修學校畢業的中專生,雖然與國子監畢業的楊飛虎無法相比,但在軍中也是絕對的高材生了。 實際上,空軍之中都是高材生,沒有文盲。 在高標準文化水平之余,擁有一雙巧手,更是成為一名機械師的必要條件。 而胡余林是大明皇家空軍第七航空聯隊的機械長,是整個聯隊最好的機械師。 楊飛虎則是最好的飛行員。 兩人配合多年,早就默契非凡。 但即便如此,楊飛虎還是按照操作手冊,認真地對飛機進行了檢查。 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負責,也是對機械師工作的尊重,更是對帝國重托的責任。 檢查完畢,坐在機艙內的楊飛虎向老朋友豎起一個大拇指,然后合上座艙蓋。 伴隨著柴油發動機的轟鳴聲,迎著朝陽和太行山間吹來的微風,飛虎與梟龍一道如長劍刺入云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