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東南面的谷物湖灘,卻成了“前方”,而那里,本來是用來為防萬一而逃命用的。 當港口遭到明軍攻擊之后,他們第一時間趕來就是為了搶回港口,搶回退路。 然而大明軍隊進展之神速遠超出了英國人的預計,以至于救援行動成了添油行動。 菲利克斯在泥濘的農田中逃跑,每抬起一次腿都異常艱難。 但他不敢停下來,因為菲利克斯已經看到英國人倉促組建起來的抵抗,隨著馬克沁的啞火被輕而易舉地撕碎了。 而明人的三人小隊如同鬼魅一樣,收割著一個個英軍的生命。 就在這時候,菲利克斯感覺自己的屁股似乎爆炸了。 伸手一摸。 還好,屁股還在。 沒有掛到樹上。 但巨大的慣性讓菲利克斯朝前撲倒在泥洼地里,而摸了屁股的手掌上也滿是鮮血。 這是屁股中彈了! 作為一個德意志戰士,屁股中彈,而不是胸膛中彈,這是一種恥辱。 不過…… 我現在好像在給英國人賣命? 那沒事了! 菲利克斯連忙舉起法國軍禮,用德語高喊道:“投降,我投降,不要殺我!” · 菲利克斯的德語救了他一命,更應該感謝的是,他遇到的是梁為先所部。 他如果遇到的是莫白或者森下的部隊,現在肯定已經去見全知全能的上帝了。 菲利克斯屁股中彈,坐在泥地里,直到半個小時后,槍聲稀稀拉拉漸漸停止了,才被兩個大明士兵發現,并綁了起來,抬到了水泥路上。 這時候,菲利克斯注意到,水泥路上到處都是抱頭蹲地的士兵。 從他們的衣服來判斷,絕大部分都是英王德意志軍團的成員。 而在這些俘虜周圍,是臉上洋溢著勝利喜悅的明軍士兵。 就在菲利克斯等待命運審判的時候,27師師長梁為先與皇訓員楊鐵柱正在一邊清點俘虜和繳獲,一邊談笑風生。 聽名字,很多恐怕都會覺得楊鐵柱是麻匪,梁為先才是師爺。 但實際情況兩人是反過來的。 梁為先是從基層戰士做起,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大明皇家陸軍高級軍官。 文化課程都是從部隊的掃盲班,以及軍官夜校等地方,慢慢補上的。 梁為先這個名字,也是他以“勇于為先”的陸軍指揮官夜校的校訓給自己改的。 他的原名叫梁狗剩,按照萬歲爺的說法,這名兒不適合上史書,不適合進小朋友們的課本里,建議他改一個。 其實梁為先覺著狗剩挺好…… 比起富貴來說,也大差不差嘛…… 當然,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梁為先是打死也不會說出口的。 總之,梁為先這個書生氣的名字,配合著他與“華強買瓜”片段中瓜攤老板別無二致的尊容,怎么看都有一些違和。 而楊鐵柱這邊卻截然相反。 他原名楊浩,是偽清朝的秀才,而且不是所謂的“窮秀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因為他的家族在江南,與倭地多有貿(走)易(私)來往,因此楊浩早在德武二年就通過長州藩的貿易伙伴,得知了大明的存在。 與家族長輩,以及其他一些同齡人對大明的存在諱莫如深,不予置評不同,當得知海外有一新中華,能與洋人分庭抗禮時,楊浩激動得夜不能寐。 最終,他找到一個機會,前往上海,踏上了追求光明的道路。 彼時,李、左尚未反清,江南之地尚在清廷控制之下,為了避免禍及家人,楊浩才改名為楊鐵柱。 結果這一改,就改到了現在,而且按他的說法,還會改一輩子。 在如今的楊鐵柱身上,已經看不出多少世家子弟的樣子了。 在德武三年、四年之后,《大明時報》于中華本土泛濫,投明的世家子到達了高峰。 這些世家子有些是心向光明,有些是痛恨滿漢的不平等,有的是憤世嫉俗,有的干脆就是因為鄉試落第,決定反他娘的。 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投奔大明,大明方面都是來者不拒的,最多也就是多付筷子的事兒。 但是這些人都必須和太平軍、捻子、農民、腳夫、災民、乞丐,娼妓甚至是隱姓埋名,躲過審查的土匪一道,接受大明的歸化再教育。 沒有任何的特殊化和區別對待,一視同仁。 其中大部分世家子都忍受不了這種煎熬,更無法認可大明近乎李闖、洪楊的理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