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朱富貴也不容易。 拼了老命賺錢,其實能存下的真沒多少。 350億,還沒強東兄多,對一個皇帝來說多嗎? 大部分錢還不是用于國家基礎建設和國民福利兜底了么…… 當然了,國民越多,朱老板的錢肯定也會越多。 這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所以比起醫療設備,朱富貴更看重的還是那幾千個赤腳醫生和接生婆。 在朱富貴看來,幾千個還是太少。 想要以石家莊為中心,輻射晉冀魯豫,至少也要培養三萬名赤腳醫生,十萬名接生婆。 尤其是接生婆,更是重中之重。 老實說,大明如今不差華北那點工業產能,也不差華北那點緊巴巴的糧食。 世界三大黑土地,大明已經占了兩個。 加上改良的種子,大明就算養活50億人都不算困難。 當然了,50億純屬沒必要,人口合理有序的增長才是正道。 如今大明總人口也就5億,除了華夏本土,到處都是地廣人稀。 大明真正差的是不是工業品和糧食,是千千萬萬的華北老農,是千千萬萬個新生的華夏嬰兒。 · 晚上的時候,朱富貴跟著朱開濟,在石家莊知府衙門食堂吃了一頓便餐。 說是知府衙門,其實就是市政府,功能和架構是全新的。 民國雖然很爛,但有一說一,他們嘴上功夫還是不錯的。 比如學校修得必須縣衙要好,這個標準確實不錯。 大明不僅僅采納,而且嚴格落實了。 不過石家莊知府衙門依然很氣派。 因為不遠處的石家莊小學堂更漂亮。 在一片白地上重新建城就是這點好。 土地成本低,城市規劃合理。 至于說,縣衙、府衙適當修得氣派一些,朱富貴還是支持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就認這個。 若是大明的衙門過于寒酸,反而會讓他們對于大明的能力,甚至是合法性產生懷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