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貨該不是做好事不留名,還等著自己表揚他吧? 朱富貴真想當面踢他的屁股! 說起來,上一次奧運會,李鴻章來了,左宗棠沒來,這一次奧運會,左宗棠來了,李鴻章卻沒來。 這兩個晚清四大名臣之二,陰差陽錯下,也已經很多年不曾見面了。 不過他們很快就能再次相見了。 富貴大帝即將下江南。 作為一個江南人,朱富貴對于江南地區致富倒是沒有什么懷疑。 就算是窮山惡水的溫州,沒政策沒資源,照樣也能發展起來。 真正值得大明朝廷注意的是,如何正確引導江南地區的發展,加強朝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 當年洪武定都南京,其實就有這方面的考量。 到了朱棣北遷,江南地區很快就形成了足以左右朝堂的龐大利益集團。 這里面有官員,有士紳,還有海商,利益糾雜,一旦形成,想要抽絲剝繭簡直難上加難,必須要防患于未然。 因為歷史原因,如今大明高層當中,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多,沿海人要比內地人多。 好在在北殷這塊地方,朱富貴有足夠的能力打碎鄉黨關系,模糊身份標簽,防止利益抱團的出現。 可到了神州,這事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這也是為什么朱富貴寧可不要那些銀子,也要把士紳們送走的原因。 至少目前給了大明戰略緩沖期,可以從容不迫的重塑江南膏腴之地。 李鴻章這次不能來面圣,就是在安排這些事情。 拖家帶口遠征印度實在是一件極其浩大的工程。 看了李鴻章上奏的征印方案,朱富貴甚至有一種錯覺。 與其說是征服印度,朱富貴反而更有一種1949年老蔣研究如何裹挾人口和黃金,逃亡臺灣的既視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