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 朱富貴以穿越后,裸眼實力達到2.0的氪金狗眼看到,遠處殷鼬在負責警戒的同時,居然身后還站著一個穿著兒童款飛魚服,挎著小繡春刀的蘿莉。 這也罷了,畢竟是自己批準過的。 可是雪莉她胸前插著的兒童英雄鋼筆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就看著那么眼熟呢? · 在朱富貴的身邊,白夏兒同樣也穿上了久違的深青翟衣,配禮服冠。 當然,她的衣服里面也貼滿了暖寶寶。 江湖兒女歸江湖兒女,暖寶寶還是要貼的。 這套皇后冕服白夏兒上次穿,還是在黃帝陵祭祖的時候。 在殷洲,白夏兒基本不以皇后自居。 但在神州,她就是當然不讓的大明皇后,一國之母。 今天的她顯得端莊大方,江南女子的溫婉中又透露出百折不撓的勃勃英氣。 此時,還有九百名身材雄偉的大漢將軍,頂盔摜甲,金光璀璨,站在點將臺兩側的臺階上,以及碼頭四周。 朱富貴今日講話,不用大喇叭,全靠這些肺活量驚人的壯漢聲若洪鐘,人力傳聲。 他們要將天子的玉音,傳到黃浦江兩岸每一個降落。 此時,黃浦江江面上已經是萬舸爭流的景象,往日廣闊的水道也顯得擁堵起來。 這些船只,一部分來自福建船政廠生產的500噸級小火輪,一部分是李鴻章花錢從大明租用的運輸船。 這些船上全都懸掛著兩面旗幟。 高高在上,且旗幟較大的,是大明日月旗。 而在下方稍微小一些的,則是一面金色的鷓鴣旗。 這是李鴻章在聽黃梅曲時,有感而發,定下了南唐公國旗。 李商隱寫過:“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秦觀說:“江南遠,人何處,鷓鴣啼破春愁。” 鷓鴣,是古代士人鐘愛的文鳥。 遠行的游子,客居他鄉,思念故里,他們把濃濃的長長的情思寄托給了林中飛翔的這只小鳥——鷓鴣。 在衰柳長堤下,斷腸人聽到了斷腸聲。 而李鴻章在即將離開生活了五十載的華夏故土之際,骨子里的文青血脈也迸發了一把。 于是,注定扎根他鄉的南唐公國,它國旗是鷓鴣,他的國鳥也不是印度美麗的藍孔雀,而也是江南樸素的小鳥,鷓鴣。 這種與印度次大陸毫無關系的小鳥,將深深影響著那個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