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孟族是緬甸南部的古老民族,曾經(jīng)建立過好幾個王朝,是大明冊封的三宣六慰中之一,后來被緬甸征服亡國了。 而撣族其實就是泰族,“撣”這個字,與暹羅的“暹”字,其實都是梵語“siam”的譯音。 歷史上,暹羅更改國名,試圖搞大泰族主義,其中就包括了撣族。 這種圖謀當然是不可能得逞的,甚至就算是撣族他們,本身都不甚認可。 不過如今當撣族發(fā)現(xiàn),大明天兵全軍素縞,揮師入緬,對加害永歷皇帝與沐王的緬族實施大復仇行動,但是對于泰族則相對懷柔,給予僅次于朝倭越之后的家養(yǎng)犬身份,他們立刻認清了形式。 我們就是泰人,我們和老緬是死對頭,和那些膽敢謀害天子行駕的粗鄙蟲豸一點關系都沒有! 我們只不過是被迫和蟲豸生活在一起而已! 除了孟人和撣人之外,朱富貴感到奇怪的是,傳說中中華在緬北的親戚,果敢人和克欽人怎么沒有出現(xiàn)。 當他向殷鼬提出這個困惑的時候,殷鼬同樣也很困惑。 “果敢?克欽?那本就是云南地界,和緬甸有什么關系?” 殷鼬當然沒有說得那么直白,而是委婉地表達了這個意思。 如今果敢的首領是“誥封奉正大夫”兼任“世襲果敢縣令”楊國華。 當然了,楊國華的那些官職都是偽清冊封的。 不過老楊家祖上確實是大明忠良,是永歷皇帝朱由榔的部將,祖籍應天府。 永歷死后,老楊家又率領殘部與滿清斗了幾十年,直至雍正八年,才最終放棄對大明的堅守,接受滿清的冊封。 如今,老楊家已經(jīng)在果敢做了一百五十年的果敢縣令了。 大明新朝雅政,肯定是容不下老楊家這種土皇帝的, 況且歷史上,老楊家后面又是投英,又是投蔣,還向中華本土走私dp,實在是把祖宗的余蔭糟蹋得一干二凈。 所以他們最后的結局,要么去印度,要么去拉華,要么安心放棄特權,做個寓公,若果真冥頑不靈,戚文長的剿匪手札上也不介意多一串名字。 但不管怎么說,如今的緬北確實沒有漢人。 因為有漢人的地方,就是不是緬北,而是中華。 朱富貴聽不到果敢、克欽起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緬甸方面的消息之外,交趾布政司又出現(xiàn)了幾起刁民反叛的事件,已經(jīng)被撲滅了。 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反倒是剛剛被占領的暹羅宣慰司,風平浪靜,到處都是薩瓦迪卡。 當然了,朱富貴估計,等過幾個月熔掉他們的金佛的時候,恐怕會有一些反彈,但也無所謂了。 此外,根據(jù)交趾方面的消息,殷素素所在的補給艦隊昨天上午在金蘭灣稍作停留后,已經(jīng)朝著芭提雅駛來,一切按照計劃順利進行,估計今天下午就能到了。 在南洋以外,還有殷洲和神州的信息。 尤其是紅色鴷鳥的反腐報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