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年同為功勛艦的“定遠號”、“鎮遠號”全都被用作了新式戰艦的名字。 而“朱成功號”一代目也被放進了水師博物館,番號則由大明的最新式航母來繼承。 “朱成功號”是大明第二艘航空母艦,前一艘就是在大西洋上屢立戰功的“云南號”。 實際上,“云南號”并非是大明軍部設計的戰艦,而是森下提督獨走的結果。 具體來說,森下根本不知道兵部的【GHS】研發部門正在設計建造航空母艦,而是作為一名海軍一線將領,無師自通地用一艘商船魔改出了航空母艦投入實戰,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當他興沖沖地向大帥府及兵部報備,展示自己的發明的時候,朱富貴只能報以苦笑,并將“航空母艦之父”的頭銜拱手相讓。 畢竟只要發明了飛機,航空母艦這種東西出現就不會遙遠了。 歷史上的航母就是伴隨飛機發明的。 中國本土軍閥張作霖也早在1923年便利用德國商船和法國飛機土法改造出了一艘航母。 而森下的“云南號”與張大帥的航母顯然在一個水平上,艦載機數量都是八艘。 但由朱富貴陛下親自立項,工部尚書耿俊華牽頭組織建造的“朱成功號”,就遠遠不是什么商船+飛機的土鱉組合了。 它是…… 集裝箱貨船+飛機+飛艇的強大組合!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后世的航運價格和集裝箱貨船價格一路飆升,中遠海控一年的利潤上漲了一千多倍,隨之朱富貴直接購買海船相應的文化值懲罰也在提高。 所以朱富貴只是購買了一艘150噸的小貨柜輪作為研究對象,由大明自己來生產航母。 俗話說,照貓畫虎反類犬。 耿工部他們照著150噸的小貨柜船,設計建造出來的航母當然也比較拉胯。 但再怎么拉胯,這艘排水量15000噸,主機推進功率21900匹馬力,2軸推進,航速21節,續航力4000海里/10節,編制750人的巨輪,絕對當得起“朱成功”號這個名字。 雖然單純從噸位和裝甲上看,“朱成功”號并不如“神州”、“殷洲”兩艘鐵甲戰列艦來得霸氣,但毫無疑問,在執行遠洋懲戒,宣揚大明天威方面,“朱成功號”將會發揮遠超巨艦大炮的強大作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