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有一種一戰、二戰時期的早期汽油燃燒彈改良產品,大明已經研究出來了。 那就是橡膠汽油燃燒彈。 單純從實戰威力上來說,橡膠汽油燃燒彈已經接近凝固汽油彈了,只是前者要用到天然橡膠,導致成本極高,無法大規模列裝。 好在大明如今不算太缺天然橡膠。 一來是奪取馬來群島后,聯合果品公司成立了橡膠產業株式分社,控制了許多橡膠園,能夠穩定地出產橡膠。 二來是南殷洲的太平拉國諸王正在大搞替代種植產業,全面掃除早年間歐洲人和華人堂口種植的罌粟田。 橡膠、小麥、牛肉、甘蔗、橡膠、牛油果,都是其中重要的農牧產品,大量流入大明的消費端,形成健康的經濟閉環。 所以,大明空軍才能夠用昂貴的天然橡膠生產了一部分橡膠燃燒彈,混雜在廉價的白磷炸彈之中。 有了它們的加入,大明紅紅火火豪華午餐自然更加豐盛。 三架英國飛艇在萬眾矚目和一片照相機的閃光燈中,化作了三個耀眼的太陽。 氣囊中的氫氣與作為骨架的鋁材,也一同炙熱地燃燒起來。 這時候,再遲鈍的觀眾都發現不對勁了。 這樣一艘飛艇怎么看都不會比一艘鐵甲艦便宜。 維多利亞女王為了兒子的生日,一下子燒掉三艘,這也太特娘的敗家了。 “王子殿下!” 廣場上聰明人已經開始偷偷溜走了,只有蠢人和帶英純孝子還在為阿爾弗雷德王子祈禱,當然還有很多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傻白甜也在發呆。 阿禮國絕對屬于第一種人。 十年前,他在慈禧的生日宴會上拳打清宮太監,上演百京鐵拳,給自己殺出了一條血路。 十年后,阿禮國依然寶刀未老,兩個刺拳打翻擋路的法國大使和大使夫人,奪路而逃。 而這一幕,也正好被一名記者的鏡頭捕捉到了。 這張《君士坦丁堡鐵拳》的照片,在未來幾十年中都反復出現在了各種場合。 身為英國大使的阿禮國逃了,法國大使鼻青臉腫地也緊隨其后。 但那位來自西烏克蘭的沃倫公爵卻依然仰望天空,拼命劃著十字為英國王子祈禱。 艾爾弗雷德王子似乎聽到了他的呼喚,趕在飛艇完全失控前,從艙門中探出身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