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明一行等了等朱成功航母放下的小登陸艇,一共有八百名全副武裝的大明海陸軍,以及三百多名錦衣衛上岸。 胖頭魚號飛艇也懸停在瓜達爾上空,隨時保持戰備狀態。 這樣的力量,足以保證朱富貴陛下能在印度次大陸殺個七進七出,安全得以保證。 韃宋的道路很爛,朱富貴坐在托運上岸的防彈汽車里面,搖搖晃晃身子骨都快散架了,才抵達了索特那等人為自己準備的臨時行在。 還真別說,這座東方樣式,又添加了一點點印度特色的宮殿,奢華程度超出了朱富貴的想象。 印度工匠的手,不得不說還是蠻巧的。 他們或許不適應工業時代,不是合格的產業工人,但只說手藝,能造出泰姬陵的民族當然也不會太爛。 再加上韃宋一路南下搶劫,也算所獲頗豐,所以這座宮殿勉強稱得上金碧輝煌。 只是這座宮殿的名字嘛…… 朱富貴注意到,在大殿的牌匾上,用漢字寫著大大的“移清殿”三個大字。 而原本清代宮殿匾額在漢字旁都會有的蝌蚪滿文,則完全消失了。 滿文本來就是黃臺吉找人東拼西湊的生造文字,自然要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當然,畢竟有很多滿清早期的文獻還是用滿文寫的,所以多少還是得有幾個人專門學習。 至于說,“移清殿”這個名字,看得出來,趙杏貞和索特那他們是花了心思的。 本身“移清”就是北宋汴梁皇居中的一座主殿。 甭管多不靠譜,畢竟趙杏貞認了趙佶這個昏德公當祖宗。 趙佶就曾經寫詩云:“三省居常有進呈,早臨崇政接群英。太官賜食移清漏,門外將交五馬聲。” 趙佶手下的“群英”,實屬逆天。 但他的詩書畫還是不錯的,文學品味極高。 被他喜愛的“移清殿”,自然也有著高雅的藝術氣息。 所以韃宋用“移清”作為宮殿的名字,那是一點毛病沒有。 至于說“移清”二字一語雙關的言外之意,就更是直白不過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