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尊“拉稀的缺吉爾”雕像,是為了紀念識破英國間諜丑惡陰謀的小英雄缺吉爾公公而設立了。 缺吉爾小公公機智勇敢、勇斗英夷的壯舉,將會激勵每一位到瓜達爾港游玩的游客,給他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也表達了韃宋王國始終堅定跟著大明皇帝走的決心與意志。 朱富貴陛下為雕像剪彩,并由事件受害人李春發公公做出重要講話。 李公公說,缺吉爾是太監界的后起之秀,是近十年來內侍圈了不起的人才。 他祝愿缺吉爾能夠始終牢記作為一名太監的擔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促進韃宋王國融入大明朝貢圈,為武裝保衛大明帝國貢獻應有的力量。 與此同時,李公公也批判了如今在大明內部有些人在皇明復興的偉大道路上存在畏難怕苦,想走捷徑的錯誤思想。 比如說家學淵源的李某明,對于服務皇上這樣高尚事業有著認識上的偏差,不愿意接老一輩的班,走上了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歪門邪路,忠君愛國的思想意識非常薄弱,必須要加強學習,向缺公公學習。 · 李老太監的講話,經過一點點藝術加工和戰略性刪減之后,被刊登在了新一期的《大明時報》上面。 白皮華心的勇武小太監缺吉爾也隨著銅像的照片,被大明各地的百姓們熟知。 · 早在一個月前。 得知暴明獨裁者朱富貴現身印度西部,英印當局就象征性地組織了一次“絞殺惡龍——1876春雷行動”。 他們調動了13個印度殖民地兵團,共計50余萬兵力,聲稱要直搗韃靼人首府,活捉暴君朱富貴。 當然,這場行動最終被證明是一場鬧劇。 遠在祖魯王庭的大英帝國印度總督并沒有居中調度指揮這件事。 留守加爾各答的英軍軍官在爵位、職權上面沒有誰能夠服眾,無法做出強而有力的行政命令和資源調度。 這從所謂“絞殺惡龍”行動沒有任何一支英國本土兵團,以及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參與就可見一斑了。 這不過是加爾各答官員為了掩飾自己無能而做的形象工程罷了。 畢竟一場遺憾的失利并不會讓他們在屢戰屢敗的履歷上面繼續失分。 但是坐看敵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耀武揚威而什么都不做,那就比較難以向國會老爺們交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