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80章 魅影再現-《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1/3)頁

    “加異勒,西洋小國也。永樂六年遣鄭和赍詔招諭,賜以錦綺、紗羅。九年,其酋長葛卜者麻遣使奉表,貢方物。命賜宴及冠帶、彩幣、寶鈔。十年,和再使其國,后凡三入貢。宣德五年,和復使其國。八年又偕阿丹等十一國來貢。”

    ——《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列傳第二百十四》

    印度安得拉邦東南港口加沃利,古稱加異勒,信仰印度教的同時,擁有自己獨立的語言泰盧固語。

    可以說,安得拉邦自古以來就是大明的朝貢國,是鄭和下西洋時收下的一條干凈又衛生的狗。

    而且在后世,這里也是印度國內那股與華夏有著千絲萬縷淵源的神秘力量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

    如果說印度這個頑疾重重的國家還有什么希望,那么安得拉邦或許勉強能算是一個希望的種子。

    當然,在1876年的今天,一切都截然不同。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除了安得拉邦一些王公家中或許還收藏有鄭和帶來的瓷器,絕大多數本地人已經不記得那支龐大的中華艦隊了。

    數百年來,安德拉人先后被莫臥兒帝國與英國人統治,失去了獨立與自由,而如今,這里也是饑荒肆虐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以華夏人的眼光來說,這里算是一塊天賜之地。

    邦內有弧達蛙里河、黑河兩條河流,沿海平原地區土質肥沃,雨量很大,農業發達,盛產水稻。

    內陸高原地區雨量較少,土質貧瘠,人口稀少,但畜牧業發達。

    這里還盛產煙草。

    丘吉爾父子最喜歡的Trichinopoly雪茄就產自這里。

    按理來說,這樣一處風水寶地是不可能饑荒的,就算遇到暫時性的干旱,政府的糧倉里面儲存的糧食也足以緩解燃眉之急。

    然而,遍身羅衣者,不是養蠶人。

    安得拉邦出產的資源被英國人與土邦地主們掠奪殆盡,農民過著極端貧窮的日子。

    甚至直到后世,安得拉邦依然是全印度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要知道,印度人均GDP只有1900多美元。

    GDP1900美元是個什么概念,普通中國人,尤其是新生代已經很陌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