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英國急需要一場政治運動加強自己在印度的統治,尤其是對勇武的錫克人的統治,達力普王子這張牌的重要性比歷史上更大,維多利亞不得不在對他的處理上更加激進和冒險。 這也得益于達力普的隱忍。 他一直以來在維多利亞面前表現得出無比順從。 包括接受維多利亞安排的婚姻,也就是和吉爾瑪公主結婚。 雖然都是亡國之后,但從國力上,庫格這種小國給曾經十分強大,一定硬剛東印度公司的錫克王國提鞋都不配。 然而吉爾瑪卻根本看不上達力普。 她拒絕接受自己嫁給一個印度男人,她一心只想嫁給英國人。 哪怕對方年老,相貌丑陋,她都能接受。 為了逃避這場婚姻,她在一場舞會上認識了一個叫做約翰.坎貝爾的49歲的離異男人,兩人很快訂了婚。 這讓維多利亞非常生氣。 她難得語重心長地告誡自己的養女,那個離異的老男人看中的只是你父親留下的豐厚嫁妝,你和她的婚姻不可能幸福。 維多利亞的話是正確的。 歷史上,吉爾瑪固執地嫁給了坎貝爾,在被后者騙光積蓄后,郁郁而終,死的時候只有23歲。 這一次,吉爾瑪當然依舊聽不進去,但維多利亞對于促成印度王子和印度公主的婚姻的決心要比歷史上大得多。 正好,加爾各答即將舉辦盛大的宴會。 維多利亞便派吉爾瑪和達力普加入倫敦的代表團一道前往印度,希望在漫長的旅途中能夠培養出感情,也希望家鄉的景色能夠喚醒吉爾瑪兒時的記憶。 但是很顯然維多利亞的嘗試完全失敗了。 即便身為大英帝國女王,她也無法轉變一個慕洋女扭曲的心。 來到加爾各答之后,吉爾瑪非但沒有回到家鄉的愉快,反而對這里的一切感到厭惡。 她討厭這里的空氣,討厭橫穿馬路的牛群,討厭黑乎乎的印度仆人,討厭做工花哨的印度食物,她討厭關于印度的一切。 并且,她對于身為印度男人的達力普的嫌棄反而更深了。 而且更讓吉爾瑪生氣的是,達力普這個家伙一改在倫敦時對自己彬彬有禮的態度,開始如同臭蟲一樣跟在自己身后,說一些令人作嘔的恭維的話。 吉爾瑪確信,這個該死的印度男人無比渴望自己成為他的妻子,這簡直是在癡人做夢! 不過來到加爾各答也并非完全是一個錯誤。 吉爾瑪發現,在帝國營中有不少令人賞心悅目的紳士。 比如說這位利頓勛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