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著,一位位紳士們上下其手,將吉爾瑪來回傳遞,令觀禮臺上發出陣陣歡呼。 來自法國的波斯及印度問題特使不無感慨地道:“如果當年路易十六手中有這么一支摩托車隊,或許如今芭蕾舞就不是歐洲最受歡迎的表演了。” 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芭蕾舞雖然起源于意大利,但真正風靡歐洲,靠的還是路易十六的賞識和推廣。 坐在他前面的阿禮國微笑著轉過頭,道:“別的我不清楚,但我覺得如果有這些摩托車的話,路易十六陛下逃離巴黎的計劃一定會更加順利,他的脖子一定會充滿感恩。” “你!該死的,我認識你!在君士坦丁堡大空襲中,你打掉了我國大使的一顆牙!”法國特使憤怒地瞪著阿禮國。 后者攤攤手,道:“抱歉,通常來說,我都是一名彬彬有禮的紳士……” “哦,上帝!” 就在他打算再和法國人友好地交談幾句的時候,忽然四周的觀眾發出了驚呼。 只見場地上,數輛摩托車冒出濃密的黑煙,明顯失去了動力,有的甚至還著火了。 吉爾瑪被重重地甩了出去,摔了一個土狗啃泥。 她好看的裙子被摩擦成了碎條,面孔與地面緊密地貼合。 好不容易抬起頭,早就滿臉是血,兩顆潔白的門牙則永遠留在了沙土之中,哪里還有什么印度嬌娘的風采。 “這就是你們英國產品的質量嘛?” 吃瓜的法國特使嘲弄道,“我們法國人設計的飛艇,交給你們英國人來生產,結果搞出了君士坦丁堡空難,而這一次你們自己研發摩托車,結果就這?” “就這?” 這個詞深深刺痛了阿禮國,他怒道,“你懂什么,這些都是從奧斯曼走私來的摩托車,是前蘇丹憑借個人關系從朱富貴那里買到的,有質量問題的是明國人,我們不生產摩托車,我們只是摩托車的搬運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