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雖然外形上酷似一頭西伯利亞大倉鼠,但他其實有著與外貌并不相稱的冷靜思維。 他不僅僅是沙俄皇族,而且在克里米亞戰爭后的整整20多年里都擔任著俄羅斯帝國的外交大臣,不遺余力地試圖恢復俄國在世界上頂級列強的形象。 甚至,在歷史上他有一個響當當的別稱——俄羅斯俾斯麥。 當然了,這年頭是個外交口的大員都號稱俾斯麥,俾斯麥早就不值錢了。 但不管怎么說,尼古拉那維奇的政治能力和戰略定力都是相當出眾的,否則亞歷山大二世也不會委托他作為俄方代表,參加至關重要的“羅明和談”了。 眼看大明代表團已經輕而易舉地化解了己方試圖占據談判主動權的小心思,尼古拉那維奇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 盡管手掌又痛又麻,但他還是順著夏志新釋放的善意,仿若無事地坐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上。 “布達佩斯的秋天真是太干燥了,靜電可真是厲害啊……” 尼古拉那維奇揮揮手,轉移話題道,“夏志新教授,我聽說貴國皇帝是一位博學的文學家,對于我國的文學作品也很有研究?” “確實如此。” 夏志新點點頭,并不會諱言道,“我大明圣主學貫古今,博采眾方,對于俄國……” “是羅馬,東羅馬!”尼古拉那維奇打斷道。 “哦,好的。” 夏志新聳聳肩繼續說道,“我們陛下對于羅……剎國的文學作品也是非常喜歡的,比如說普希金的詩歌,托爾斯泰的……” “那再好不過了。” 尼古拉那維奇笑道,“這是我個人向朱富貴陛下贈送的一點小禮物,希望他能喜歡。” 夏志新接過了侍從遞過來的小禮盒,尼古拉那維奇示意可以打開后,他有些好奇的打開了盒子。 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古董手槍,安靜地躺在泛黃的絲綢上面。 “這是?” 夏志新皺了皺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