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亞歷山大二世知道,光是那些鋪設鐵軌所需的鋼鐵,光靠他們羅馬自己,也不知道要狗年馬月才能攢夠。 大明方面給出了一份相當專業詳實的工程項目表,里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鋼鐵冶煉的成本。 在這個鐵與火的時代,鋼鐵也可以說是國際硬通貨了。 甚至亞歷山大二世還覺得,這說不定是一個削弱明國實力的好機會。 他雖然沒有聽說過韓國派工程師去秦國主持修建鄭國渠,企圖達到削弱秦國的故事,但出于對于鋼鐵的迷信,亞歷山大二世依然還是覺得朱富貴多少是有點打腫臉充胖子了。 將寶貴的鋼鐵用于修建鐵路,這得少造多少步槍,多少大炮啊! 真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敗家子! 好吧,他的家業好像都是自己賺來的。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敗家! 敗家爺! 當然,亞歷山大二世永遠不會知道,這個時代價值數億盧布的鋼鐵,在后世究竟值幾個錢。 但是管他呢! 反正自己又不是要加入明德同盟,明國被削弱了管自己什么事。 而且朱富貴既然夸下這樣的海口,想必多少還是有點鋼鐵儲備的。 畢竟明國可是有五億五千萬人。 亞歷山大二世估計接下來,朱富貴就要發布全民大煉鋼鐵的動員令了。 這對于明國的戰爭潛力必然有極大的傷害。 這樣也好,明國止步,德國敗亡,法國重創,英國內傷,這對于我大羅馬來說,也是再好不過的局面了。 這樣想著,亞歷山大二世忽然覺得,把韃靼斯坦獨立出去,作為羅馬與明國的緩沖區,確實妙不可言。 我們俄羅斯帝國在韃靼斯坦已經經營了兩百年,雖然一直只是包稅,沒有搞經濟建設和民生工程,但你一個新來的明國,影響力怎么和我們競爭? 亞歷山大二世最終發現,韃靼斯坦說是獨立,可實際上還是在自己的手上。 不過是換個說法,并且允許明國經商而已,統治的韃靼貴族還是自己的人。 里外里,白嫖了一條大鐵路啊! 這筆生意,自己可贏麻了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