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作為一個沒有自己歷史文獻的蠻族,盎格魯-撒克遜人1000年以前的歷史都靠側(cè)面描述與神話故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主要源頭是來自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以及來自下薩克森州的撒克遜人。 對于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我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們”的存在。 大明依靠西方強盜作為“你們”,凝聚了囊括華夏、朝、倭、越、殷等諸夏民族的“我們”。 英國人當然也在利用大明作為“你們”,來凝聚屬于他們的“我們”。 只可惜,毫無包容性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根本沒有辦法擴大“我們”的概念,連近在咫尺的愛爾蘭、蘇格蘭都搞不定,遑論其他。 理論上,諸夏—印歐,華夏—日耳曼諸族,漢族-盎撒,這些才是較為妥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 可大明這邊都建成諸夏命運共同體了,英國人弄了半天還在盎撒窩里轉(zhuǎn)悠。 在以黑化達爾文為代表的有識之士的反復(fù)鼓吹之下,英國政府才勉強將北美十三州、澳大利亞、南非等地的英裔難民識別為本國公民。 所以他們的新型戰(zhàn)艦為了壯壯聲威,用了盎撒三個祖源作為名字,其實仔細一看就是一群老鄉(xiāng),放在華夏都出不了省。 雖說名字小家子氣了一些,但大量使用鋁材以減輕自重的盎格魯級鋁甲艦確實性能優(yōu)異。 它們的設(shè)計排水量為9800~10050噸,滿載排水量為10500噸左右。 主尺度水線長115.8米,全長125米,艦寬22.9米;平均吃水8.4米,最大吃水8.84-9.1米。 每艦編有艦員700人左右,最大的旗艦盎格魯號有720人。 與此同時,它們還擁有8500馬力的強大動力,續(xù)航速度達到13節(jié),最高速度超過17節(jié)。 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神州號的14節(jié),可以說在萬噸級戰(zhàn)列艦中首屈一指了。 英國人相信,這樣的秘密武器絕對能夠讓皇家海軍重新掌控北大西洋海域的主導(dǎo)權(quán)。 而今天,正是這三艘磨礪了整整五年,耗費英國政府無數(shù)人力物力,甚至讓首先不得不深陷鑄幣丑聞的護國神艦首航的日子。 在樸茨茅斯軍港上,維多利亞女皇雖未親至,但是皇儲愛德華,首相丘吉爾,新任財政大臣阿禮國等要員悉數(shù)登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