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爾康級輕型護衛艦總重量約800噸,巡航速度16節,最高速度22節。 雖然它有限的火力無法洞穿英國人那些前前無畏艦的裝甲,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所有商船的噩夢。 今天森下親自指揮這艘小船當然不是來襲擊商船的。 也不是和座頭鯨群角力的。 根據“云南”號航空母艦艦載偵察機的發現,以及前期白色獵犬的情報,大明大西洋艦隊終于找到了英國人在北大西洋上露出的破綻。 相比陸軍對英國人摧枯拉朽的碾壓,大明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的較量不得不說是比較艱難的。 作為一個傳統海權國家,英國海軍的素質很不錯,而且他們具備較強的仿造能力。 造坦克的話,英國工程師或許沒有辦法生產合格的柴油發動機和拖拉機底盤。 但生產軍艦,英國人只要犧牲一些載重,增大鍋爐體積,就能仿制一些大明戰艦。 目前英國人的戰艦已經搞出了高干舷,距離前無畏艦已經只差臨門一腳了。 要不是大明本身軍艦制造就相對拉胯,還在用原始的火炮布局,英國人可能都要抄作業直接搞出雙聯裝線膛主炮了。 只可惜,他們終究還是點歪了技能。 很長一段時間,英國人和法國人認為大明元是依靠鋁來錨定的。 為了打擊大明的國本,他們加大了對鋁電解技術研發的投入。 而且因為大明證明了鋁的工業化生產是可行的,所以進一步刺激了歐洲商業資本的積極性。 這就導致了,在這個時空,歐洲的鋁制品工業嚴重早熟。 以至于讓軍事部門看到了將鋁用于武器生產的可行性。 早在五年前,英國政府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開展野心勃勃的“曼徹斯特計劃”。 這一計劃說白了,就是鋁制武器研發工程。 之前在君士坦丁堡表演空降叉燒的R-1型航空飛艇就是這一工程的產物。 但是極少有人知道,英國海軍部真正的殺手锏是“盎格魯”級高速戰列艦。 “盎格魯”級戰列艦一共建造了三艘,分別是“盎格魯”號、“朱特”號、“撒克遜”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