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五、霍亨索倫家族自動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與羅馬尼亞王位繼承權。 六、大明第四帝國、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東羅馬第三帝國旨在維護歐羅巴民族自決,維護世界之多元化,一致確保加泰羅尼亞自西班牙獨立,蘇格蘭、愛爾蘭自英格蘭王國獨立,弗蘭德斯自比利時獨立,科西嘉自法蘭西王國獨立。 七、大明第四帝國、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東羅馬第三帝國一致認為海外殖民地制度是罪惡且非法的,戰爭結束之日起,三國將確保非洲、南美、印度、中東所有殖民地全部恢復獨立。 [注:都護府與宣慰司為大明第四帝國特設機構,其所掌控區域為大明固有領土。 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地為西羅馬帝國故土,是神圣羅馬第二帝國國土的自然延伸。 安托利亞半島、希臘等地為東羅馬帝國故土。] 八、審判盎格魯-撒克遜、卡斯蒂利亞(西班牙)、葡萄牙等民族對殷洲人民犯下的反人類罪行。 九、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除向三國賠償本次戰爭所造成的損失之外,還需賠償大明第四帝國賠償舊都被毀所受損失,歸還《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之賠款,以黃金或礦物支付。 十、廢止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在蘇伊士運河之特別權力。蘇伊士交由大明第四帝國、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東羅馬第三帝國共同管理,并在恰當時間歸還埃及政府。 十一、大明第四帝國無償援助東羅馬第三帝國鋼鐵100萬噸,低息貸款50萬大明元,兩國調整國邊境若干,并確認其為最終和平邊界。 十二、外韃靼斯坦汗國的現狀予以維持。 十三、東羅馬第三帝國向大明第四帝國歸還部分前奧斯曼蘇丹皇室成員及家族財富。 十四、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承認并維護大明第四帝國在直布羅陀的特殊利益,允許大明皇家海軍在此駐軍。 十五、除普法戰爭已經割讓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之外,法蘭西王國追加割讓北部-加來海地峽區,香檳-阿登地區、弗朗什孔泰地區、阿爾卑斯地區、普羅旺斯地區予神圣羅馬第二帝國, 十六、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威廉二世兼任意大利國王,并予以梵蒂岡教宗安全保證。 十七、伊麗莎白·亞美莉·歐根妮正式加冕匈牙利女王,匈牙利國土維持1877年1月1日實際控制區域。 十八、除匈牙利外,奧匈帝國其余行政區與1877年4月1日起自動并入神圣羅馬第三帝國。哈布斯堡家族不再為奧地利皇室,僅保留奧地利公爵爵位。 十九、塞爾維亞公國現狀予以維持。[這是俄國為了保全烏克蘭與波蘭,被迫向威廉二世做出的讓步,以塞爾維亞與匈牙利一道作為獨露之間的緩沖國。] 二十、獨露以涅曼河—布格河為界,威廉二世兼任波蘭西部之波茲南公國大公,中部之克拉科夫伯爵國伯爵,亞歷山大二世繼續兼任波蘭剩余領土之波蘭王國國王。 [獨國占華沙、克拉科夫、盧布林、馬佐夫舍等地,共計10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40%,較戰前上升20%。其余領土為俄占波蘭王國所屬。] 二十一、亞歷山大二世之女,阿爾弗雷德王子之妻——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加冕為希臘女王。 二十二、大明第四帝國、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東羅馬第三帝國承認伊朗東部、阿富汗北部、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地為呼羅珊故土。依據呼羅珊王子長安獻土之法理,西楚王國確立對該地區的合法統治。 二十三、英格蘭王國、法蘭西帝國及其盟友制造戰爭之力量被確認毀滅后,將被允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戰犯交由國際法庭審判。 二十四、大明第四帝國、神圣羅馬第二帝國、東羅馬第三帝國最后通告英法政府及其盟友,立即通知所有相關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并以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英法諸國將遭到迅速完全毀滅。 以上條款以中、獨、俄三種文字書寫,通過報紙、廣播、通電等形式,迅速告知全球。 從這一刻起,英語、法語作為國際通用語,亦宣告正式退出了歷史主流舞臺。 《碎葉城二十四條》,總得來說,大明并沒有獲得更多新的利益。 只是確認了直布羅陀的駐軍。 相比之下,獨意志鋒芒畢露,四處出擊,仿佛他才是執牛刀者。 但實際上,通過這份條約,大明已經從法理上正式確定了對現有領土的所有權。 5500萬平方公里國土,算上四大內藩,總面積超過7000萬,已經占據全球陸地總面積的整整一半。 確實已經沒有必要苛求更多了。 實際上,看著威廉二世拿著放大鏡,在法國地圖上一個行省一個行省地扣來扣去,朱富貴覺得特別好笑。 誠然,按照P社游戲的說法,法國這些土地的發展度都是四五十的高級地塊,而大明手里的土地,包括北殷洲大量土地在內,都是發展度二、三的不毛之地。 但朱富貴很清楚,隨著工業化發展的加速,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將會以超出世人想象的速度前進。 在大明手里,不出一個世紀,法蘭西未必就比爪哇進步多少,巴黎或許只是石家莊級別的城市而已。 到那時候,大明的恐怖體量,將會轉化成為恐怖的市場與恐怖的生產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