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生天養和為貴,各自相安享太平。” 這部《天父良言圣訓》講述的是在慈父的領導下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并且勸人向善,以和為貴。 從今往后,它將成為《圣經》中的《新新約》。 與洪秀全一道離開的,還有太平軍的大部隊,在梵蒂岡城內只保留了一支一千三百人的拜上帝教護教軍。 實際上,根據明獨之間達成的協議,太平軍是不能滯留在亞平寧半島的,自然更不能滯留在梵蒂岡。 威廉二世雖然不是天主教徒,但也不希望在自己控制的土地上傳播什么狗屁拜上帝教。 但是,這一次大明展現了強硬的立場。 這是對于威廉二世試圖私自包藏英國皇室的懲罰與訓誡。 當朝鮮超人金時男一舉擒獲包括維多利亞在內的多名英國貴族之后,大明方面立刻不計代價對倫敦北郊防御工事進行猛攻,最終趕在獨國海軍駛入泰晤士河前攻入了倫敦城中。 倫敦守城部隊沒有多少抵抗意志,但自知必將遭到清算的倫敦內務警察部隊卻進行了較為頑強的抵抗。 他們雙手沾滿了猶太人與凱爾特人的鮮血,覺得大明根本不會放過他們。 而鼓動他們進行輸死抵抗,甚至是躲入居民區,與大明天兵戰斗到底的不是別人,正是英國高層唯一沒有選擇逃往柏林的部長級大臣——阿禮國。 在阿禮國的率領下,這些劊子手流竄在一處又一處居民區。 大明天兵表現出了極大的克制,以及對于平民的愛護。 是敵人冥頑不靈,以平民作為擋箭牌。 照片與影音資料忠實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所以,當一個個慈悲煤氣罐被大口徑臼炮送入盎撒居民點的時候,大明方面都是被逼無奈的。 這是必要的惡。 終于,當半個倫敦城被炸爛,曾經吸血全球的倫敦金融城被夷為平地之后,阿禮檜以及剩余的內務警察被嚇怕了的倫敦市民五花大綁送去了大明天兵的營地。 這些俘虜將被送上海牙國際法庭審判。 根據《碎葉城條約》,明、獨、露三國為主導,聯合世界上所有國家,將在戰后成立國際聯盟,簡稱國聯。 而海牙國際法庭是國聯的下屬機構。 之所以選擇荷蘭的城市,主要荷蘭算是本次大戰中唯一的中立國了。 而且因為朱莉的關系,大明與荷蘭的非正式外交渠道一直暢通。 阿禮檜被送去荷蘭進行審判是必須走的一趟程序。 這是所謂的程序正義嘛。 至于最終怎么判,他自然是無罪釋放了。 畢竟阿禮檜從來沒有下令屠殺過猶太人或者凱爾特人,也沒有策劃過針對大明或者獨露平民的軍事行動,甚至他還建了一個馬掌啤酒廠,救下了大量的凱爾特人。 至于說他在戰爭最后階段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作為一個英國公民應盡的義務罷了。 這是正常的戰斗,是姜維式的勇武,就算是大明老百姓,對于這樣的人也是很尊重的嘛。 而大明朝廷也不計前嫌,對阿禮檜委以重任,將重建英格蘭王國的重任托付給他了。 阿禮檜就此成為英格蘭臨時國民政府首相,大明與英格蘭各方都能接受。 如果說,大明對于倫敦的非政府建筑表現出了極大的克制,執行非必要不炮擊的政策,那么對于英國政府與英國王室的建筑可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火燒白金漢宮,大拷各公爵、伯爵府三日,這些都不是說說的。 甚至就連倫敦動物園里的動物,森下都沒有給人家留下一只半只。 獨國部隊比大明部隊晚了大約三日進入倫敦。 這主要是大明水師一度攔住了泰晤士河口,禁止獨國部隊進入。 等到獨國人進了倫敦后,基本上毛都不剩下一根了。 偌大的大英博物館,凡是能帶走的都已經被大明士兵打包帶走,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 反正真正能被稱之為人類瑰寶的東西,比如古埃及古印度的文物,基本上都能帶的走。 若是帶不走,英國人也不可能將它們搶到倫敦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