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終,夏洛特黃蜂還是成了公牛的角下亡魂。 96比89,公牛在揭幕戰中以7分優勢取得開門紅。 皮蓬拿下了18分16個籃板的大號兩雙,他在防守端兢兢業業,作為理論上的頭號球星,他甚至在搶籃板這種臟活兒上表現得非常積極。 由此可以看出斯科特.皮蓬有多么的想當好一個領袖,他巴不得一個人搞定所有的事情,將球隊扛在肩上。 但他的命中率畢竟只有30%,這導致公牛在最后時刻依然沒有拉開比分到能夠穩穩拿下比賽的程度。 所以今天真正刺破黃蜂心臟的那把利劍,其實是羅杰。 羅杰全場18中11,以61.1%的命中率拿了25分。 并且在比賽最后兩分鐘,在黃蜂隊一度夾得皮蓬球都運不了,差點把皮蓬給夾吐的情況下。羅杰用自己強悍的一對一能力,實質上接管了比賽。 黃蜂主帥布里斯托始終不相信一個18歲的新秀能在NBA級別的比賽中成為勝負手,所以最后時刻他的防守重心依然是皮蓬。 而當皮蓬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時,羅杰令夏洛特人絕望地一次次打進了那些關鍵進球,用弗拉特洛的話來講:“他手狠得根本不像個18歲的新秀!” 1891年,當奈史密斯博士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明籃球運動時,他想象中的比賽畫面是這樣的:籃球在球員們手中蜻蜓點水般地快速傳遞,傳到籃下后用一個輕柔的動作將球拋進框里。考慮到籃球運動發明之初并不能運球,這樣的畫面確實符合常理。 但羅杰剛剛擊潰黃蜂隊的方式,奈史密斯博士絕對想象不到:兩個高大的巨漢彎腰對視,仿佛即將展開死斗的野獸般看著對方。一方運球,晃動,殘忍地刺穿另一方的防守,就像斗牛士將長矛殘忍地刺入公牛的脊柱。最后進攻方用一記精準的跳投或漂亮的終結,捅入防守方的心臟,接受人們的歡呼和對手的哀嘆。 羅杰最后殺死比賽的過程,大抵如此。 看著電視畫面,奧尼爾徹底被干沉默了。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無法擁有,而是明明有機會擁有,卻遺憾錯過。 同樣是關鍵時刻,克里斯.韋伯都做了些什么? 為什么我們要用狀元簽選那么一個膽小的白癡! 從上賽季開始,奧尼爾就經常對外界嘮叨“如果我們有羅杰.......”這種話。 可事到如今,這依然只能是個如果! 鯊魚真的難受死了,因為魔術隊明明有機會得到羅杰的! 他們本該在一起收割勝利,成為后喬丹時代的最大贏家! 帕特.威廉姆斯剛剛居然還好意思說這只是韋伯的第一場,打不好很正常。 想到這里奧尼爾就氣,于是他用一個問世才不到一年的新鮮溝通方式“手機短信”告訴威廉姆斯:“呵,看看羅杰第一場的表現吧,這才是真正的狀元!” 此時,比賽場上,公牛隊的球員們都沖上場去擁抱了羅杰,恭賀這個18歲的小隊友上演了如此完美的首秀表演。 第(1/3)頁